發展生態茶葉拒絕高污染企業_生態茶葉
發布時間:2024-11-23 點擊:41
4月20日,記者在日處理4000噸污水 的竹山縣寶豐鎮污水處理廠施工現場看到,該項目正加速實施邊坡、擋土墻等建設,力爭年內 竣工并投入使用。今年,該縣9座鄉鎮污水處理廠相繼開工建設,這些污水處理廠建成并投入 使用后,將有效處理28萬人的生活污水,使其達到國家一級b類水質后排放。
山清水秀、風光怡人,良好的生態是竹山最寶貴的綠色財富。如何既保護生態環境,又 讓該縣47萬人民共享發展紅利?竹山以生態文明引領科學發展,探索經濟提速、環境優化、民 生改善“三贏”之路,傾力打造生態宜居家園。
近年來,竹山縣秉承生態、人文、綠色理念,深入實施“五城聯創”,建設郭家山公園 等生態工程,提升改造南門路、民族路、車站路等道路,累計增綠170萬平方米,縣城綠化覆 蓋率、綠地率分別達到32%、30%,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7.3平方米。隨著河道治理、攔河鋼壩 相繼完工和美化綠化工程的推進,建成“一泓碧水,兩岸綠色,十里美景”的堵河水體景觀長 廊,成為人們休閑觀光的好去處。
該縣著力扮靚生態家園,連片整治百里城鎮帶村莊環境,建成秦楚風格民居2萬戶、秦楚 風格文明示范村院100多個、省級“宜居村莊”9個;按照“開闊地段有景觀、狹窄地段有綠 園”標準,無縫綠化346、242國道竹山段及沿線11個中心集鎮、60多個村鎮、9000多戶庭院 ,建成生態景觀點50多處,使該縣百里城鎮帶成為魅力無邊的綠色長廊。
“有山皆綠,有水皆清”。為實現這一目標,該縣近年來相繼建成堵河源國家級自然保護 區、九女峰國家級森林公園、圣水湖國家級濕地公園,累計實施封山育林300萬畝、退耕還林 和荒山造林31.15萬畝 ,在堵河干流沿線建設10座城鄉污水處理廠、13處人工濕地、5個城鄉 垃圾處理廠,完成17條小流域治理,努力打造“清水走廊”。
堅持生態與產業發展和諧共生,該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調結構、轉方式,近年來拒絕高 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企業投資10億元以上,關停小礦山220多個、污染企業75家,培育壯大 綠色能源、綠色食品、生物醫藥、生態礦產、生態旅游等產業,發展茶葉、林特等產業上百萬 畝,帶動8萬農民人均年增收1130元。(特約記者 范珉 黃治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