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自己的泡茶水平
發布時間:2024-11-21 點擊:51
提高泡茶水平,需要理論和實踐相互結合。建議拿一款你平時泡的比較多,比較了解此茶茶性的茶品來做實驗。以普洱生茶新茶為例做個小小分析:
我們知道,很多因素會影響茶沖泡出來的口感質量,比如水質、器皿、環境,再比如泡茶人的技術,對投茶量、水溫、浸泡時間的控制。如下,我們在假定水質、器皿、環境等不變的情況下,只將投茶量、水溫、浸泡時間來做一個搭配和調整。
我們列舉一些可能出現的問題:
1、水溫、浸泡時間不變的情況下,投茶量過大,會出現苦澀味或者較為濃郁的口感;投茶量偏小,口感相對比較淡薄,且不耐沖泡。
2、投茶量、浸泡時間不變的情況下,水溫過高,香高但會出來透支的熟味;水溫過低,芳香烴物質無法激活,香氣沉悶不爽。
3、投茶量、水溫不變的情況下,浸泡時間過長,也會出現苦澀味明顯,且不耐沖泡的問題。浸泡時間過短,茶水浸出物未能析出,茶湯不夠飽滿,茶味淡薄。
如上,為了解決這些不佳的口感,建議:
1、水溫不變,投茶量大時,縮短浸泡時間;投茶量小時,適當延長浸泡時間。
2、投茶量不變,水溫高時,縮短浸泡時間;水溫低時,適當延長浸泡時間。
3、浸泡時間不變,投茶量大時,相對降低水溫;投茶量小時,適當提高水溫。
其實,沒法給一個確切的理化數值做參考,具體到溫度多少度是高是低,浸泡多少秒是延長時間或是縮短時間,投多少量就是多或者少,我認為,泡茶說到底就是四個字:匹配、和諧。同一泡茶,你可以用你盡可能多的手法去做實驗,改變一個變量、兩個變量甚至三個變量都改變,一次次去嘗試,找到屬于這一個茶品的最佳匹配沖泡,把最和諧的最好喝的口感呈現出來。大體上我們會比較認可一類茶的泡茶方法比較接近,但不能認為一種泡茶方法適合泡這類茶里的每一款,即使是同一類的茶品中,還有不同的等級之分品質之分,所以我們對每一款茶品都要用心去嘗試,去找到這款茶真正的特點并且去激活它。
泡茶一開始泡的不好喝,或者平時泡茶覺得還可以,突然某幾次就覺得泡砸了,這些情況都很正常,每一次泡茶都是一次探索和嘗試,重要的在于我們知道不適宜的口感是哪一個環節里哪一個因素起了影響,然后再去調整,再改進。
泡茶,就是一次次的嘗試,一次次的接近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