沏茶用水之雨雪水“就地取天泉,掃雪煮碧茶”
發布時間:2024-11-18 點擊:157
在大自然之中,山泉、江、河、湖、海水等都屬于地上水,此外另有天上之水,這就是雨水、雪水、霧水、露珠等。雨水和雪水一樣平常是對照純凈的,雖然雨雪從天上下降下來的時刻會沾染上灰塵、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等物質,但其含鹽量和硬度都是很小的。昔人對這些“天水”十分推許,向來將其視為煮茶的上品。其中雪水,尤其受到古代文人和茶人的推許。清代文學家裘枚有:“就地取天泉,掃雪煮碧茶”。在那寒冬臘月的時節,正愁無處尋覓宜茶之水時,紛飛的大霄從天而將,可謂天遂人愿。融新雪以烹香茗,觀雪景而品雪茶可謂人生一大樂事。唐代詩人白居易《晚起》詩有“融雪煎香茗”,南宋辛棄疾《六幺令》詞中有“細寫茶經煮香雪”,元代劉敏中《浣溪沙》有“旋掃太初巖頂雪,細烹陽羨貢余茶”,元代謝宗可《雪煎茶》中有“夜掃寒熒煮綠塵”,清代首雪芹《紅樓夢》中有“掃將新雪實時烹”等,都是形貌以雪水烹茶的。 清代的乾隆皇帝對清潔清靈的雪水十分偏心,“遇佳雪,必收取,以松實、梅英、佛手烹茶,謂之三清。嘗于重華宮集廷臣及內庭翰林等,聯句賦三清茶詩。”
雨水屬于軟水,以之泡出的茶湯色鮮亮,香味絕佳,品飲之后,會感覺到有一股太和之氣,彌散于齒頰之間,綿綿不絕。 雨水向來有“天泉”的美譽,從云端灑下的雨水乃是陰陽之和、天地之施,有輔時生育之好事。飲用的雨水應選擇和風順雨、明云甘雨。昔人于四序之雨水中獨愛秋水,而梅雨次之。秋天之雨水白而洌,梅雨季節之水白而甘。甘則茶味就會稍微受到影響,洌則茶味得以保全,因此秋水勝于梅雨。以現代科學看法論證,秋天時天高氣爽,大氣中懸浮的微生物和灰塵少,降雨過程中受污染少因而清潔。此外,春冬之水也不錯,但照樣春雨較好,至于夏日時的暴雨之水則不可飲用。
科學試驗解釋,在大自然中,只有雪水和雨水屬于純軟水,以是昔人稱其為“天泉”而喜歡以之烹茶是異常科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