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祥春】“茶”字的來源
發布時間:2024-11-19 點擊:62
“茶”字來源于“荼”,“茶”字從“荼”的簡化始于漢代。古漢印中,有些“荼”字已減去一筆,成為“茶”字?!拜薄?,在古書中一字多義,一指苦菜,二指茅草、蘆草之類的白花,成語中就有“如火如荼”一詞;三指茶葉。由于茶葉生產的發展,飲茶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茶文字運用的頻率也越來越高,因而,民間的書寫者為了將茶的意義表達得愈加清楚、直觀,于是,就把“荼”字減去一畫,成了如今我們看到的“茶”字。 
茶葉在中國西周時期是被作為祭品運用的,到了春秋時代茶鮮葉被人們作為菜食,而戰國時期茶葉作為治病藥品,西漢時期茶葉已成為次要商品之一了。從三國到南北朝的三百多年時間內,特殊是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佛家利用飲茶來解除坐禪瞌睡,于是在寺院廟旁的山谷間普遍種茶。飲茶推行了佛教,而佛教又促進了茶灶的發展,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所謂“茶佛一味”的來源。到了唐代,茶葉才正式作為普及民間的群眾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