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兩1000元 海南紅茶“覺醒”
發布時間:2024-11-17 點擊:188
商報訊(記者 李興民)曾經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風靡全國的南海農場紅茶產業,隨后由于多種原因,一蹶不振,茶葉不再成為南海農場的“支柱產業”。近年來,以南海農場為代表的海南紅茶和以白沙農場為代表的海南綠茶,迎來又一發展機遇。
為了搶抓這一發展機遇,南海農場初步設想發展茶產業1萬畝,目前發展到5000畝,其中新種1000畝。業內人士告訴商報記者,經全省共同努力,海南茶產業走出低谷并完成轉型升級指日可待。尷尬 茶葉生產走下坡路
海南產茶歷史悠久,五指山的水滿茶,清代還被定為貢品。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國家在海南建立紅茶出口基地。到1993年,海南茶場多達50個,茶園12萬畝,其中農墾就有37個茶園。
南海農場符祥斌書記告訴記者,上世紀七十年代,南海茶場建了年產3000噸茶葉的加工廠,“遠洋牌”紅碎茶是世界名牌,有“華夏第一早春茶”的美譽。當時紅茶很緊俏,產品90%出口到美國、法國、日本等國家,為新中國換取了彌足珍貴的外匯。后來由于市場開放,又碰上國際市場紅茶價格疲軟,生產和管理成本居高不下的國營農場,茶葉生產開始走下坡路,出現虧損,種植面積也隨之萎縮。
由于上世紀九十年代茶葉市場的不景氣,使南海農場的茶園面積由2萬畝銳減到3000畝。隨后實行茶園租賃承包,新茶園公開拍賣,茶廠也向社會招標實行租賃承包經營。面對萎靡的茶葉市場,一度輝煌的南海紅茶幾乎失去了市場競爭力。
發展 3兩紅茶賣出1000元
“紅茶走了下坡路,而我省白沙農場另辟蹊徑,通過標準化基地和品牌運作,使“白沙綠茶”名聲鵲起,贏得了市場的主動權?!狈麜浉嬖V記者,以往,海南茶葉的最高售價為每公斤4200元的“白沙綠茶”。然而去年,比內地提早2個月上市的海南早春茶,拍賣中拍出每公斤20500元的歷史最高價。而在今年,南海農場生產的高香品種高檔禮品裝(3兩)紅茶也不甘示弱,賣出了1000元的“天價”,這是過去價格的一二十倍。此舉讓沉寂多年的南海農場紅茶生產注入了“強心劑”,他們像其他農場一樣,開始躍躍欲試,改造低產茶園,新建高標準茶園1000畝。
振興 依靠名牌效應主打生態牌
海南茶產業復蘇的日子即將到來,按照農場的設想,茶產業發展1萬畝,保守估計可生產200萬斤干茶,按每斤95元計算,年產值可達2億元左右。按5畝提供1個就業崗位計算,1萬畝可提供2000個就業崗位。
省茶葉學會副會長張棖宏告訴記者,海南發展茶葉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內地茶園一年可采4到5輪,海南可采7到8輪,產量可高出30%。尤其是海南依托區位優勢,生產的紅茶越來越走俏,跟普洱茶一樣耐放,價格越來越高,紅茶的品牌可以做大。近年涌現出來的有南?!斑h洋牌”紅茶、五指山“白沙灣云霧紅茶”以及瓊中“嶺頭紅茶”,都是紅茶的代表;在綠茶方面,有“白沙綠茶”、“白沙灣毛尖綠茶”、五指山“金鼎綠茶”等。
張棖宏建議,海南茶產業要沖出重圍,應該發揮在氣候、生態省等方面的環境優勢的同時,還必須依靠名牌效應,主打生態牌,主打質量牌,應加快無公害茶、綠色食品茶、有機茶的開發和認證,鼓勵和推動企業生產有機茶及科技含量附加值高的產品,應在早字和產品種類上多做“文章”。只有這樣,海南茶產業才會捷足先登,再上一個新臺階。
“海南茶產業要做大做強,當務之急就是調整結構、擴大面積,提高技術,開拓市場?!狈麜涍@樣認為。
未來 紅茶綠茶齊頭并進
現在全省茶園種植面積減少到6萬畝左右,年產干茶在8000噸左右,其中一半銷往島外,島上人均年消費茶葉500克,遠遠低于珠三角的人均年消費茶葉3000克。還有資料稱,海南省茶藝館數量千余家,密度為全國之首。這些都為海南發展茶產業提供了巨大的商機。
海南茶葉“由紅變綠”,使本來的優勢項目變成弱勢,這不能不說是海南茶葉產業的一種尷尬。當今,海南茶葉產業要擺脫困境,就應利用二次創業的機會,利用南海農場在發展茶產業中,具有種植、生產、加工、銷售的經驗,準備在發展紅茶的同時,加大生產“綠茶”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