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三種白茶的區分方法
發布時間:2024-11-14 點擊:56
白茶的制作工藝,一般分為萎凋、干燥兩道工序,而其關鍵是在于萎凋。萎凋分為室內萎凋和室外萎凋兩種。要根據氣候靈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不悶熱的晴朗天氣,采取室內萎凋或復式萎凋為佳。其精制工藝是在剔除梗、片、蠟葉、紅張、暗張之后,以文火進行烘焙至足干,只宜以火香襯托茶香,待水分含量為4~5%時,趁熱裝箱。白茶制法的特點是既不破壞酶的活性,又不促進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顯現,湯味鮮爽。白茶有:銀針白毫;白牡丹;貢眉等。
銀針白毫
白牡丹
貢眉
今古三種白茶的區分方法如下:
白茶成茶外表滿披白毫,綠葉紅筋,屬發酵茶類。所謂白茶有二指:一是指用白茶樹鮮葉為原料制成的茶葉,其加工工藝采用綠茶制法因其芽葉天然呈白色而得名,并且不經萎凋,屬于綠茶類的“白茶”;二是指以普通茶樹鮮葉為原料,采用自然萎凋、輕微發酵、不揉不炒、自然干燥或文火微焙方法制成的茶葉,即本文主要介紹的發酵類白茶。其特點是將鮮葉萎凋至八九成干,不經揉炒,自然干燥,號稱“日曬茶”。其成茶芽葉完整,密披白毫,色澤銀綠,滋味甘醇,湯色淺淡,故名“白茶”。宋代北苑貢茶中所列“白茶”是將鮮葉蒸熟后放入清水中,剔取芽心名“銀線水芽”,經壓制后做成方一寸二分(3、8)厘米的方形團茶,面有小龍紋飾,名曰“龍團勝雪”?,F在常見的發酵類白茶有: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等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