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新茶上市中低檔茶產品將成消費主流
發布時間:2024-10-30 點擊:58
今年,幾十元錢的新茶品質就不錯。”貴陽市民田文說,“茶市上終于看到普通百姓也喝得起的好茶?!?br>3月21日,中新社記者走訪貴陽市花果園太升茶葉市場、貴州茶城發現,貴州本地春茶已經陸續上市。盡管今年人工成本、采摘成本和原葉成本都上漲了一些,但市場售價不升反降。
在太升茶葉市場的一家苔茶門店,店主李先生告訴記者,今年首批石阡苔茶是15日到貨的,每斤售價在80元人民幣至200元人民幣不等,價格比去年略低但銷售卻比去年要好。
在另一家經營都勻毛尖的茶行,店主鄭女士表示,店里的都勻毛尖新茶,每斤售價在600元人民幣至1000元人民幣不等,本周剛剛到一批貨,已經賣出了一大半,購買者多是普通市民。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高檔茶的交易量和交易額都有不同程度下降。在太升茶葉市場,多位茶葉經銷商告訴中新社記者,由于受“三公消費”限制影響,去年開始高端茶市場就有較大萎縮,中低檔茶逐步成為消費主流,老百姓今年有望喝到更實惠的好茶。
“自古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但長期以來,茶在商家手中逐漸脫離了本質,逐步轉變為禮品、奢侈品?!辟F州省農委常務副主任胡繼承說,近幾年,高價茶、天價茶的新聞時有發生,商家對茶葉過度包裝,炒作禮品茶、高端茶等概念,老百姓喝得起、并喜歡喝的中低檔茶卻成了真空。
“公務消費、送禮消費成為高檔茶的主要消費力量,而這一特殊的客戶群體,曾一度使高端茶市場過熱虛高,不是真正的市場反應。”來貴州采購新茶的南京茶商江明告訴記者,受到中央八項規定的影響,高端茶消費量下降,市場連年走低。
記者市場調查發現兩種不同情況:一些長期依靠政府機關單位購買禮品茶生存的企業或茶商,以前日子好過,沒有積極研究市場,更沒有去開發適銷對路的產品,現在無法適應市場變化,生存困難。另外那些研究市場,研究產品特性,研究消費者,主動走出去參與市場競爭的企業,產品銷量飄紅,很受大眾消費者追捧。
根據對太升茶葉市場、貴州茶城等貴州省內多家茶葉批發市場產銷形勢監測情況了解,高檔茶的交易量和交易額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市場對優質的大宗茶則是呈上升趨勢,很多企業生產的珠茶,高綠茶深受消費者喜愛。
“在高端茶葉遇冷的今天,大眾消費市場的需求不降反升,充分說明茶葉企業轉型生產迫在眉睫?!辟F州貴茶有限公司總經理胡清爽告訴中新社記者,應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增加中低檔茶葉的比重,在加強質量把控,提升品牌、附加值方面下功夫,回歸茶葉其本身價值,做出老百姓消費得起的好茶。
“茶葉,更應該是一種日常消費品?!焙逅J為,雖然茶企也推出茶葉的高端產品,但并不意味著這些高端茶葉產品就是消費者的首選,作為茶企廠家,更要立足本地,緊抓品質,做更多百姓喝得起的好茶才能更好發展。
“茶葉生產的成本主要源于采摘和成品加工這兩個環節。許多茶區采摘茶葉是用人工進行的,而人工采摘的成本極高,它直接影響了茶產品的售價。而成品加工環節給茶葉附加的工藝,無疑也增加了制茶的成本。”原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所長、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程啟坤認為,茶葉通過機械化采摘、機械化加工,能極大的節約茶葉的制造成本。
茶產業機械化、規?;?、產業化能讓茶葉有標準可遵循,并實現量產。對此現象,胡繼承這樣認為,“技術看似復雜,卻節約了茶生產成本,生產成本降下來了,茶的價格自然就降下來了。”
“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做老百姓愿意喝、喝得起、放心喝、買得到的好茶?!焙^承說,戰略上,貴州茶,打造的就是以都勻毛尖、湄潭翠芽、綠寶石、遵義紅為重點的“三綠一紅”百姓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