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籌丨僅40份,首批國非遺傳人王國興弟子手制正巖大紅袍,品巖茶花香之美
發布時間:2024-10-19 點擊:127
此前因傳承者制茶大會,茶語推出“問茶武夷”的專題為茶友帶來一系列非遺傳人弟子巖茶作品,引來一眾熱潮和叫好,在茶友品味茶作美韻之時也同時感受到名門傳藝的魅力,對于茶語也是樂見其成。
時過兩月,許是天氣原因,許是意猶未盡,后臺極多茶友希望茶語再開一次非遺弟子的作品眾籌,茶語專業團隊通過溝通,聯系到首批國非遺傳承人王國興老師的弟子王蘆飛,甄選這款香氣極好的正巖大紅袍開展“短時眾籌”,僅40份。
王國興:“把傳統精髓理解透,做到位,在某一方面獨當一面就夠了。”
王國興老師從事武夷巖茶制作已33個年頭,原福建省福安農業學校茶葉專業畢業,與同為非遺傳承人劉寶順同學不同班,他倆是當年福安農校限額招生的僅有的兩個來自茶鄉武夷山的學生。
1985年進入武夷茶葉站工作,師從茶葉審評傳奇式人物陳書省。1996年-2002年任武夷山市茶科所副所長,2002年至今,在武夷山市茶業局質檢科工作。
對于是兒子也是弟子的王蘆飛,他說:“他能把傳統精髓理解透,做到位,在某一方面獨當一面就夠了。做巖茶沒有20年,不敢說‘理解’,他路還長。”
而在王蘆飛的眼中,王國興既是父親,更是嚴師。今年30歲的他,從小耳濡目染,2008年算正式開始跟父親做茶,從事武夷巖茶已過10個年頭。
他真誠地說:“用了整整8年的時間,才敢說自己對于武夷巖茶有了較深刻的認知,都不敢說理解。認識到自己在專業理論上的缺失,所以再去讀書。”從他的身上能看到武夷巖茶新一代的謙虛和求進。
對于傳承者制茶大會,他非常重視,他說:“一次交流學習和自我評測的好機會,所以要用對待高考的態度來完成。”
而他交出的作品也的確不錯,本次眾籌的正巖大紅袍就是其中香氣表現頗為優秀的作品。通過傳統工藝制作、精心拼配而成,口感表現甜潤適口,香氣豐富,層次分明,能夠給品飲者非常愉悅的體驗。
核心正巖產地,生態環境極佳武夷山關于山場,有“三坑兩澗”、“正巖”、“半巖”之分,這款大紅袍挑選的原料是產自武夷山正巖山場之中。
那里泉水細流、溫差小、土壤通透,特殊的環境孕育了原料豐富的韻味與內質,為優秀的品質奠定了根本。
精心拼配,彰顯“甜潤順口”與“層次茶香”巖茶的拼配是門高深而重要的工藝,并不是照本宣科就行。它需要高度審評,在不斷實踐中靈活多變,這跟拼配者的功底息息相關。
即便是同一種品種,拼配技法不純熟,空有其表,最終茶葉的品質也會大打折扣。
而拼配一款大紅袍也絕不是任意隨想組合而來,它是拼配者根據這一年各個品種特點,定好所想要呈現的風格特點后得來的,這次的大紅袍也是如此。
王蘆飛以傳統口味為標準出發,從23種品種原料中,選取8個品種去配方。每一品種的占比都經過細致把控,稍有不妥就會讓香氣過濃或無個性特點,淪為敗筆。
因此要如這款大紅袍這般,擁有豐富且有層次的香氣并不容易。
這款大紅袍茶湯風格清新,甜潤順口,香氣豐富有層次,前段有濃郁的炒米香,而后轉為花香,后段果香和花香高揚,口腔回味微微帶甜,可以給品飲者十分愉悅的體驗。
傳統工藝2次炭焙,將不同原料香氣融合焙火工藝是形成武夷巖茶特有茶香和韻味的關鍵工藝,想要在成品茶品飲時品到這樣豐富而有層次的茶香僅僅靠拼配還不夠,還需要通過炭焙將各個品種的香氣融合協調起來。
此款大紅袍采用傳統傳統炭焙工藝,經歷2次文火慢焙,每次焙火8-10個小時,才算大功告成。
手制好茶,僅40份分享體驗正如前文所說,此次為非商業化的短時眾籌,這樣的體驗機會不多且數量也是有限的,僅40份,以饗茶友。
專業品鑒干茶
色澤烏褐帶黃泛白霜,條索狀,較勻整,干茶炒米香和淡淡花香。
滋味
湯色橙紅較明亮,茶湯風格清新,甜潤,順口,無明顯苦澀感;香氣豐富有層次,前段有濃郁的炒米香,而后轉為花香,后段果香和花香高揚,口腔回味微微帶甜,呼吸中有清涼感。
葉底
葉底青褐泛棕,手捏較柔軟,有清香。
項目回報正巖大紅袍
規格:100g
茶語眾籌價:258元
市場參考價:320元
眾籌須知:
1、該項目眾籌時間為2018年12月4日開始至2018年12月19日結束;
2、本次眾籌目標為10份。眾籌期限屆滿,達到眾籌目標金額則眾籌成功;
3、眾籌成功后,預計12月下旬按照用戶下單順序依次發貨,用戶無需承擔配送費用;
4、若眾籌未能成功,您所支持的款項將原路返還到您的賬戶;
5、若對本次眾籌有疑問,請于工作日9:00-18:00,撥打客服熱線400-892-5066或微信號chayushiji001進行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