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普洱茶界的那些“奇觀異象”
發(fā)布時間:2024-10-19 點擊:49
說到奇觀異象,很多朋友可能會想到各地奇特的景觀以及各種各樣讓人驚異的景象。或多或少也都聽過一些讓人向往、驚嘆的奇觀異象。那么你知道普洱茶界也有奇觀異象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盤點一下普洱茶界的那些奇觀異象。
第一,普洱茶的定義。
普洱茶一般是指以云南一定區(qū)域內(nèi)的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經(jīng)過一定工藝加工制作而成的散茶或緊壓茶。普洱茶的官方定義中明確指出了普洱茶是云南大葉種,但是我們會發(fā)現(xiàn)我們平時喝的普洱茶中不但有大葉種還有中小葉種,甚至還有袖珍型的貓耳朵。
他們都出自云南各大茶山,到過茶山的朋友都知道,很多地方的古樹茶是大葉種、中小葉種混生在一起的。他們同宗同源,在同樣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下生長,用同樣的制茶工藝制作而成,沖泡品飲滋味絲毫不遜于大葉種普洱茶,有的中小葉種古樹茶甚至滋味更勝一籌,比如曼松、那卡、倚邦、景邁等。你能說他們不是普洱茶嗎?
第二,都說“高山云霧出好茶”,昔歸卻是低海拔的好茶。
都說“高山云霧出好茶”昔歸卻偏偏例外。昔歸,位于云南省臨滄市臨翔區(qū)邦東鄉(xiāng)。海拔750米,年平均氣溫21℃,年降水量1200毫米。是臨滄大雪山向東延伸靠近瀾滄江的一部分,瀕臨瀾滄江,風光秀麗,自然景觀十分迷人,非常適合普洱茶生長。土壤為瀾滄江沿岸典型的赤紅壤,土質(zhì)層很薄,這里生長的古茶樹為了吸收瀾滄江中的水分,根須不斷的向下延伸,根扎得很深。所以,這里的古茶樹生命力很強。
可以說,昔歸是所有名山茶中海拔最低的地方。昔歸茶內(nèi)質(zhì)豐富,茶湯濃度高,香氣高銳融于湯水之中,茶氣強勁卻又湯感柔順,水路細膩并伴隨著濃強的回甘與生津,且口腔留香持久。可謂臨滄普洱“柔中帶剛”的典型,難怪有“臨滄班章”之稱。
第三,從葉底葉片上的葉脈、鋸齒區(qū)分茶樹。
曾經(jīng)有前輩指出:區(qū)分古樹茶與臺地茶可以把葉底攤開,數(shù)葉片上的葉脈、鋸齒的多少。認為葉脈、鋸齒越多,茶葉的樹齡越大。但隨著我們對普洱茶認識的深入,漸漸地我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很多茶從葉底上來看鋸齒、葉脈都是沒有太大區(qū)別的,即便是一些當?shù)毓J的樹齡比較大的茶樹上采摘下來的茶葉也很有可能沒有那么多的鋸齒、沒有那么明顯的葉脈。
第四,不苦不澀不是好茶。
曾經(jīng)在普洱茶界有一句話叫“不苦不澀不是茶”,即便現(xiàn)在也還會有人用這句話來告訴一些剛開始入門的茶友,但其實,這句話嚴格來講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苦澀是茶的本味,基本上每一款茶都會存在苦澀味,只是經(jīng)沖泡以后表現(xiàn)出來的程度不一樣,有的顯著有的不明顯而已。
普洱茶是講山頭的,如果你以老曼娥的苦澀去衡量冰島老寨,那么冰島老寨肯定是不合格的。但你能就此說冰島老寨不是好茶嗎?這樣顯然是不對的。如果你放眼整個普洱茶界,你甚至會發(fā)現(xiàn):很多高端頂級好茶,比如薄荷塘、冰島老寨、曼松等都是滋味香甜型的古樹茶。有的茶你甚至絲毫感受不到它的苦澀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