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三酒四”這一諺語的內涵與來歷
發布時間:2024-10-04 點擊:55
在廣東潮汕地區,有一句流傳了上千年的俗語叫“茶三酒四”,生動地詮釋了當地的民俗風情,那么,你知道“茶三酒四”說的是什么,有什么特別的含義和故事嗎?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在我國茶文化中,茶是待人接客時,彰顯主人禮儀風范的方式。喝茶重在氛圍,重在意趣,多則熱鬧,少了品茶時的悠然自得。因此有人說,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就是此理。
故潮汕地區標準的功夫茶,桌子上的茶杯不管來喝茶的人有多少,永遠只有三個,構成三位一體的“品”字型。
一則表征了茶文化的和諧理念,二則由此人多便出現賓客相互謙讓、晚輩謙讓長輩的溫馨場景,更是體現我國傳統茶文化的謙和禮儀。
茶三酒四,其表示的意思是品茶時,人不宜多,以二三人為宜;而喝酒則不然,與品茶相比,人可以多一些。這是因為品茶追求的是幽雅清靜,注重細細品啜,慢慢體會;而喝酒追求的是豪放熱烈的氣氛,提倡大口吞下,一醉方休。這也是茶文化與酒文化的重要區別之一。
明代屠本畯在《茗笈》中稱:“飲茶以客少為貴?!泵魅岁惱^儒也在《巖棲幽事》中提出:“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七八個人在一起飲茶,環境繁雜,人心渙散,要做到靜心品味,談何容易,僅僅是喝茶解渴而已,這就是施茶。而喝酒就不一樣,人多,氣氛顯得比較熱烈。猜拳行令,把壺勸酒,使喝酒的場面顯得更加熱烈。
其次,茶與酒的屬性不一樣,因為茶性不宜廣,能溶解于水的浸出物有限,即使按茶與水正常比例沖泡的茶水,通常續水6~8次,茶味就淡了。如果人多,一壺之茶,后飲者只能喝到既單薄,又無味的茶湯了。而酒則不然,只要酒缸中存有足量的酒,是不怕人多的。
由此可見,茶三酒四,其實它表達的是一樣意思,說品茶,人不宜多;而相對品酒而言,喝酒的人,或許多一些,反而更有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