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品牌提升路上的中茶普洱
發布時間:2024-10-02 點擊:73
中茶普洱,擁有普洱茶廠最早的歷史,擁有現代普洱茶最全的原料資源,擁有最新進的熟茶工藝,擁有廠茶最早期的客戶。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轉變,中茶這個普洱茶最大的品牌遭遇了一路的變動。2013年,我們來看看中茶普洱的轉變。
產品
中茶普洱近些年來產品的混亂,給中茶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中茶普洱2011年以前的產品主要存在沒什么創新,沒什么歷史感的特征。作為一家最老的普洱茶品牌,歷史的積墊是不可言喻的。而近些年中茶一年出廠那么多款茶品,卻沒讓客戶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款。而且產品結構和產品品類是不健全的,茶品質量也存在重重令人想不到的問題。中茶的產品結構沒一個給人清晰的感覺,大多區分不開中高端。也沒有一個詳細的產品集什么的,每年生產的茶,恐怕除了中茶公司的財務、茶廠還真沒別人知道的。也不知道中茶普洱公司是怎么想的,陳智同寫的《深邃的七子世界》(零售價“700元/本)(1950-2004年經典茶葉明細)國營廠七子餅茶全記錄。目前此書被當做普洱茶鑒定的參考書籍。中茶產品品類中最缺文化產品。至少目前我沒看見誰喝中茶的產品用的是中茶商標的蓋碗,茶杯等。中茶普洱茶品從去年出的老班章禮盒、中秋月餅茶,今年出的生肖茶(蛇舞神洲)、臻品黃印。給我印象深刻也只有這幾款茶吧。2011年的山頭熱,2012年的山寨熱,陳料風,2013年的野生茶、境外茶、新工藝,復古風。大小茶企茶商都在玩新樣。2013年,中茶一個月2-3款新品的推出,低中高價格茶品的面世,但是籌劃時間的過短,無一不體現在茶品的口感中。
產品質量是產品的基礎,產品質量一般般,再完美的概念,再優秀的文案噱頭,再厲害的銷售也是留不住客戶的。
市場
中茶市場近年來在不斷增加實體經營店經銷商,但是中茶是否想過如何讓經銷商沒有后顧之憂?一個好的渠道體系和廠家政策會讓渠道遍天下。目前在普洱茶行業中,沒有一家的市場是做得成功的,只是相對好。最厲害的大益每年也不超過20億銷售額。中茶目前全國不超過500家專營店,而且沒有二級市場,茶品流通到了經銷商就像斷了線的風箏,這也是目前很多普洱茶企的一個通病。
市場跟產品、服務、政策、品牌是息息相關的,一個環節出現問題,牽連的是整個茶企。中茶2006.2007年的新模式,中小茶廠交給中茶一些錢,從中茶公司拿走茶品包裝棉紙回去自己加工生產中茶。由此給中茶的市場幾乎毀滅性的打擊,中茶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目前市場上中老年份的中茶,有的價格低得你都不相信,還有一些茶廠以前購買的中茶包裝棉紙沒用完,現在還在使用,新新的棉紙商家卻告訴你這是某某年老茶。目前中茶也在盡力去把那段時間的產品淘汰掉。但那兩年市場受這個打擊太嚴重,五年來終于緩過了一點,這何嘗不是選擇中茶普洱的一個時間呢?你說呢?
品牌
普洱茶品牌目前是百花齊放,爭艷斗彩,但最終能結成果實的又有多少?作為中國普洱茶最老的品牌中茶,走走停停退退,最終能否登上最高點,這需要時間的見證。
勐海茶廠的勐海味,下關茶廠的煙味。中茶的是什么味?這么多年,中茶好像都沒有找到屬于自己的“味”。一路走走停停,這也許有各種方面的因素。但一流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做產品。
標題寫走在品牌提升路上的中茶,其實是不準確的,中茶其實說白了是在追回自己曾經失去的東西,不管是產品、名聲還是品牌影響力,市場占有率。只有把失去的東西追回來了,再說走在品牌提升路上的中茶,也許到那時候再來寫這篇文章才題符其文。
深厚的品牌底蘊,曾經的做標準企業,現在的中茶普洱茶,需要做的東西太多了,品牌提升腳步還可以再放緩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