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東莞藏茶,真實藏量根本沒有外界宣稱的30萬噸普洱茶那么多!
發布時間:2024-10-01 點擊:122
一、莞藏普洱茶的回顧
1)誕生期:上世紀初至2000年左右
2)成長期:從2000年至2007年普洱茶市場崩盤
3)成熟期:2008年至今
1、90年代初期至2000年:
伴隨著大量臺資企業到東莞投資,臺灣人飲用收藏普洱茶的風氣帶入了東莞,為后來莞藏普洱茶作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2、2000年后:
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尤其是房地產業、股票市場的拉動下,莞藏普洱茶作為一種明確的投資行為已被確立。
3、2006年:
莞藏普洱茶投資進入非理性過熱狀態,導致莞藏普洱茶數量多且稂莠不齊。
4、2008年后:
莞藏普洱茶市場漸趨成熟,涌現出一大批茶倉,引發普洱茶行業的普遍關注。
二、莞藏普洱茶的基礎探析
中國這么大、廣東省那么多城市,何獨東莞成了普洱藏茶之都?
1.密切的經貿往來
在東莞藏普洱茶之前,香港、臺灣、馬來西亞都有藏普洱茶的風氣。改革開放前沿的廣東省與香港、臺灣、馬來西亞等地,有著密切的經貿往來,這其中尤以東莞為最。
2.文化上的某種相似之處
如飲食文化,香港、廣東兩地均有吃早茶的習慣,亦且普洱茶是廣式飲食文化的最佳伴侶。在某些吃喝“老”東西的細節上也頗為相似,如喜歡存了很久的酒、茶等。
3.強大的經濟基礎
東莞資本雄厚、藏富于民,從過去的一個縣一躍成為有強大的經濟基礎的市。由于資本尋找出口的需要,當時頗受市場歡迎的普洱茶自然成為了標的之一。
4.經濟轉型,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退出,騰出了大量的廠房。對于有資本、有實力的投資者來說,與其租出去,不如用來藏茶,收益還更高。
以上因素決定了東莞成為普洱茶之都的必然性。
三、莞藏普洱茶的產量
據《東莞茶倉白皮書2015》一書中提供的大茶倉代表天得茶業、雙陳普洱、昌興存茶、七彩云南東莞醞化中心、歲月知味東莞倉儲基地、龍門茶倉給出的數據,相加之后大致在2.5萬噸。(真實數據尚不知,但就算加上東莞當地11家茶葉交易市場7000多家商戶、以及散戶藏茶。真實藏量并沒有外界傳言的30萬噸那么多)
四、莞藏普洱茶的優與劣
1、優勢
(1)入手早。在大陸的普洱茶收藏之中領風氣之先;
(2)藏量大。據傳號稱東莞藏茶第一的某某先生,藏量在6700噸以上,價值30多個億。
(3)專業化程度高。管理專業化、存放科學化。
(4)進行金融化的嘗試。在茶葉質押貸款、茶葉證券化交易等方面試水市場,不啻為一種有益的嘗試。
2、劣勢
(1)倉儲沒有統一的標準。
各茶各藏,各說各話,無形中為莞藏普洱茶的走出去設下了障礙,大茶倉、茶商倉、私人倉都面臨這個問題。
(2)莞藏普洱茶的標準問題。
仿冒茶品的大量存在不容忽視;伴隨著市場的火熱,各種炒青綠茶、烘青綠茶都混入普洱茶的流通領域,至今依然存在。
六、2017年,莞藏普洱茶如何?
從長遠發展來看,以實地調研作為依據,謹慎看好莞藏普洱遠景市場。
1)莞藏普洱茶,尤其是進入中期到中期的莞藏將進一步引起消費市場的關注,并將分流部分消費者;
2)莞藏普洱茶的通路并沒有完全打開,即使放倉,也難有這么大資金、技術、渠道都夠體量的承接者。
3)莞藏普洱茶仍將處于不斷加大對外宣傳,開拓渠道,并完善自身建設的過程中。
注:文章摘自刊載于《普洱雜志》的《透視莞藏普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