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市場動向:不可阻擋的行業洗牌
發布時間:2024-09-29 點擊:57
水滿則溢,月盈則虧;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茶市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同樣會出現高峰產能過剩的情況,具體表現在現有品牌的產能擴充,毛茶采摘量增加,以及大量新品牌出現。
市場本身不會因為產生的過剩而擴大,消費茶葉的人群總是在一個相對穩定的范圍內,這也意味著普洱茶的剛性需求也會穩定在一個范圍內。就算有倉儲這一因素存在,那還是會有大量產品無法被市場消耗,同時倉儲還有一個弊端:無法完成資金回流的工作,相反還會增加一定的資金成本。要解決這一情況只有一個辦法:砍掉過剩的普洱茶產能。
產能的降低意味著產品價格的回落,產品品質的提升以及產品數量的減少。具體表現形式為:茶企降價、劣質茶退出主流市場、市場競爭力差的茶企被淘汰。這樣的現實對于很多普洱茶行業的從業者而言確實很殘酷,但這也是行業內的很多人在為13、14年的貪功冒進埋單。
行業內的很多人都在為當前冷淡的市場行情想辦法,大量的茶博會,與茶友的頻繁互動,買茶贈送小禮品以及組織茶友去茶山旅游等。這些活動如果運用得當是有助于茶企不會被淘汰,但是不能從根本上使當前的熊市回歸牛市。
茶友的需求一定,即使在一些產品的優惠力度上心動,也不過是今天買了明天的茶。換句話說,茶企雖然今天的危機度過了,明天還是會遇到銷售難題。總的供需平衡沒有改善,市場就不會回暖。
適者生存,物競天擇,2013、2014年過剩的普洱茶產能需要慢慢消耗,行業的冬天也才剛剛到來。2015年的新茶、新興品牌產品的打折促銷都給整個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茶企也只能盡可能的做好自己,等待對手被淘汰。在熊市的過程中,能夠存活下來便是勝利。
文/天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