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茶全攻略,收藏版之二
發布時間:2024-09-28 點擊:46
湯色
沖泡茶葉后,內含成分溶解在沸水中的溶液所呈現的色彩,稱為湯色。因此,不同茶類湯色會有明顯區別;而且同一茶類中的不同花色品種、不同級別的茶葉,也有一定差異。
一般說來,凡屬上乘的茶品,都湯色明亮、有光澤,具體說來,綠茶湯色淺綠或黃綠;清而不濁,明亮澄澈;紅茶湯色烏黑油潤,若在茶湯周邊形成一圈金黃色的油環,俗稱金圈,更屬上品;烏龍茶則以青褐光潤為好;白茶,湯色微黃,黃中顯綠,并有光亮。
將適量茶葉放在玻璃杯中,或者在透明的容器里用熱水一沖,茶葉就會慢慢舒展開。可以同時泡幾杯來比較不同茶葉的好壞,其中舒展順利、茶汁分泌最旺盛、茶葉身段最為柔軟飄逸的茶葉是最好的茶葉。
視茶湯要快,要及時。茶湯的顏色也會因為發酵程度的不同,以及焙火輕重的差別而呈現深淺不一的顏色。
但是,有一個共同的原則:不管顏色深或淺,一定不能渾濁、灰暗,清澈透明,才是好茶湯應該具備的條件。
底色
就是欣賞茶葉經沖泡去湯后留下的葉底色澤。除看葉底顯現的色彩外,還可觀察葉底的老嫩、光糙、勻凈等。
一般情況下,隨著湯溫的下降,湯色會逐漸變深。在相同的溫度和時間內,紅茶湯色變化大于綠茶,大葉種大于小葉種,嫩茶大于老茶,新茶大于陳茶。茶湯的顏色,以沖泡濾出后10分鐘以內來觀察較能代表茶的原有湯色。
不過千萬要記住,在做比較的時候,一定要拿同一種類的茶葉做比較。
賞姿
茶在沖泡過程中,經吸水浸潤而舒展,或似春筍,或如雀舌,或若蘭花或像墨菊。與此同時,茶在吸水浸潤過程中,還會因重力的作用,產生一種動感。
信陽毛尖舒展時,片片怒放。如此美景,映掩在杯水之中,有茶不醉人自醉之感;太平猴魁舒展時,猶如一只機靈小猴,在水中上下翻動;君山銀針舒展時,好似翠竹爭陽,針針挺立。
聞香
對于茶香的鑒賞一般要三聞。一是聞干茶的香氣(干聞),二是聞開泡后充分顯示出來的茶的本香(熱聞),三是要聞茶香的持久性(冷聞)。
先聞干茶,干茶中有的清香,有的甜香,有的焦香,應在沖泡前進行。如綠茶應清新鮮爽、紅茶應濃烈純正、花茶應芬芳撲鼻、烏龍茶應馥郁清幽為好。如果茶香低而沉,帶有焦、煙、酸、霉、陳或其它異味者為次品。
聞香的方式,多采用濕聞,即將沖泡的茶葉,按茶類不同,經1~3分鐘后,將杯送至鼻端,聞茶湯面發出的茶香。
若用有蓋的杯泡茶,則可聞蓋香和面香;倘用聞香杯作過渡盛器(如臺灣人沖泡烏龍茶),還可聞杯香和面香。
另外,隨著茶湯溫度的變化,茶香還有熱聞、溫聞和冷聞之分。熱聞的重點是辨別香氣的正常與否,香氣的類型如何,以及香氣高低;冷聞則判斷茶葉香氣的持久程度。而溫聞重在鑒別茶香的雅與俗,即優與次。
一般說,綠茶有清香鮮爽感,甚至有果香、花香者為佳;紅茶以有清香、花香為上,尤以香氣濃烈、持久者為上乘;烏龍茶以具有濃郁的熟桃香者為好;而花茶則以具有清純芬芳者為優。
熱聞的辦法也有三種:一是從氤氳的水汽中聞香,二是聞杯蓋上的留香,三是用聞香杯慢慢地細聞杯底留香。
如安溪鐵觀音沖泡后有一投濃郁的的天然花香,紅茶具有甜香和果味香,綠茶則有清香,花茶除了茶香外,還有不同的天然花香。
茶葉和香氣與所用原料的鮮嫩程度和制作技術的高下有關,原料越細嫩,所含芳香物質越多,香氣也越高。
冷聞則在茶湯冷卻后進行,這時可以聞到原來被茶中芳香物掩蓋著的其他氣味。
嘗味
指嘗茶湯的滋味。茶湯滋味是茶葉的甜、苦、澀、酸、辣、腥、鮮等多種呈味物質綜合反映的結果,如果它們的數量和比例適合,就會變得鮮醇可口,回味無窮。
茶湯的滋味以微苦中帶甘為最佳。好茶喝起來甘醇濃稠,有活性;喝后喉頭甘潤的感覺持續很久。
一般認為,綠茶滋味鮮醇爽口,紅茶滋味濃厚、強烈、鮮爽,烏龍茶滋味釅醇回甘,是上乘茶的重要標志。
由于舌的不同部位對滋味的感覺不同,所以,嘗味時要使茶湯在舌頭上循環滾動,才能正確而全面地分辨出茶味來。
品滋味時,舌頭的姿勢要正確。把茶湯吸入嘴內后,舌尖頂住上層齒根,嘴唇微微張開,舌稍向上抬,使茶湯攤在舌的中部,再用腹部呼吸從口慢慢吸入空氣,使茶湯在舌上微微滾動,連吸兩次氣后,辨出滋味。
若初感有苦味的茶湯,應抬高舌位,把茶湯壓人舌根,進一步評定苦的程度。
對有煙味的茶湯,應把茶湯送人口后,嘴巴閉合,舌尖頂住上顎板,用鼻孔吸氣,把口腔鼓大,使空氣與茶湯充分接觸后,再由鼻孔把氣放出。這樣重復二三次,對煙味的判別效果就會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