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溪引領安化黑茶升級轉型
發布時間:2024-09-22 點擊:63
白沙溪引領安化黑茶升級轉型
價格是商品同貨幣交換比例的指數,是一種從屬于價值并由價值決定的貨幣價值形式。它可以不斷地調整企業的生產經營決策,調節資源的配置方向,促進供給與需求的平衡。
根據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發布的《2014年中國茶產業形勢報告》顯示,以及2014年黑茶市場的實際情況,對常規產品價格體系進行了重新調整。
一、從安化黑茶產業發展角度分析,黑茶產業規模初步形成。從地方性品牌轉向國家性品牌,安化黑茶需要改變原有的品牌形象,而價格因素制約著產業發展。
產業現狀:安化茶園面積從2005年的8.5萬畝增加到2013年的21萬畝,增長2.5倍;2013年安化黑茶總產量4萬噸,占黑茶產量的40%;綜合產值超過60億元,8年時間翻了30倍;茶葉稅收從2005年的18萬元增長到如今的近億元;涉茶人員25萬人,總收入20億元。
品牌現狀:2009年,白沙溪被評為“中國黑茶標志性品牌”;2010年白沙溪黑茶被評為“世博十大名茶”并成功入駐上海世博會聯合國館與湖南館,安化黑茶入選國家地理標志保護名錄;2011年白沙溪被評為“中國黑茶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安化黑茶被評為“中國最具帶動力的茶葉區域公共品牌”,2009年白沙溪榮獲“湖南省著名商標”,2012年白沙溪曾榮獲“中國馳名商標”。
市場現狀:安化黑茶經過近幾年的蓬勃發展,在全國的專賣店已超過3000家,安化黑茶產品基本遍及全國,并遠銷北美、俄羅斯、日本、韓國、中亞、東南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以安化黑茶標桿企業湖南省白沙溪茶廠股份有限公司為例,純手工制作的千兩茶產品每千克僅百余元,傳統工藝制作的優質天尖茶售價也低于200元/kg,新推出的云尖、茯豪等高端產品售價也在3000元以下。反觀最大眾的綠茶,手工綠茶即在1000元/kg左右,中檔綠茶一般6000—8000元/kg,頂級名茶無一不是以萬為單位。就算是同屬黑茶陣營的普洱茶,一餅(357g)價格也極少低于300元,名山茶2000—5000元一餅,而今年市場上普通的冰島古樹茶一度超40000元一餅。相比而言,安化黑茶的價格明顯低于市場的預期。
安化黑茶因歷史、政治原因長期只銷往西北邊疆,內地許多消費者在過去對黑茶完全聞所未聞;另外在傳統意義上,安化黑茶作為邊銷茶,所用原料成熟度相對較高,銷售單價遠遠比不上綠茶、紅茶等其他茶類,種種原因導致安化黑茶在消費者心目中就是低端廉價茶的代名詞。而發展到現在,安化黑茶已從1988年第一代國家標準,到2002年第二代國家標準,再到現在的2013年第三代國家標準,每一次國家標準的發布,都是安化黑茶工藝上的一次巨大進步。安化黑茶早已對傳統概念進行了延伸與升華,由邊銷轉向內銷,主攻內地市場,其中高端產品的選料已絲毫不亞于頂級紅綠茶,包裝也不再是過去用一張牛皮紙裹住那么簡陋,再加上越陳越香極具收藏價值的特性,安化黑茶完全實現了品質與形象的涅?。然而安化黑茶的整體價格并未如普洱般一飛沖天,雖有上漲但頻率不高幅度不大,在六大茶類中依然處于中低水平,低廉的價格不僅挫傷茶農的生產積極性,也損害黑茶企業的利益,更制約著黑茶產業的長遠發展。
二、從企業發展角度分析,面臨轉型升級,安化黑茶企業需要對產品價格體系進行調整。
經過近8年高速發展,安化黑茶企業格局已基本成型,以白沙溪為首的幾家龍頭企業無論產量與銷量均占據安化黑茶半壁江山,其一舉一動都會引發其他企業的猜測與跟隨。
第一,產品供不應求。根據市場供需平衡原理,供不應求則價格上升;第二,生產成本上漲。首先是原材料價格的持續上漲,安化黑茶品牌效應為茶企和茶農帶來利好的同時,也造就了本地原料的高水位;第三,企業品牌的升值。經過眾多企業的不懈推廣,安化黑茶這一公共品牌估值超過10億元;第四,企業戰略轉型的需要。如今安化黑茶幾個龍頭企業已基本完成了渠道的初步建設,下一步著重于提升產品體驗。
白沙溪率先踏出轉型第一步,下一步應該怎么走?
第一要做好產品,第二要做好服務,第三要做好推廣。白沙溪將加大宣傳推廣力度,通過參展茶博會、舉辦品鑒會等活動,靈活運用電視媒體、平面媒體以及新興網絡媒體等多種宣傳方式進行推廣,努力擴大白沙溪的品牌知名度,讓更多的人認識白沙溪,了解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行業正處于高速發展期,2013年的4萬噸產量只占全國185萬噸總產量的2%,這也給了安化目前超過100家大小黑茶企業廣闊的發育空間。以白沙溪為首的第一梯隊無論是產量還是網點覆蓋均為安化黑茶產業的決定性力量,大廠著力全國推廣,小廠填補空白,安化黑茶產業定然越做越大。但是前面提到,一個企業無法支撐一個行業,目前的安化黑茶最忌諱的是同行間相互拆臺,如何在爭取到自身利益的同時讓產業健康有序地發展,則是每一個安化黑茶企業該好好考慮的了。我們有信心也有理由相信,安化黑茶的明天會更美好,白沙溪的未來會更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