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是時間的藝術
發布時間:2024-09-21 點擊:58
普洱茶是時間的藝術,無論是渥堆或者倉儲轉化,都需要時間這一工具來熬制。如今推崇古樹茶,其實大家都在喝新茶,姑且不談定義的爭論,僅僅是從競爭優勢而言,推新茶,普洱茶就會失去很多的機會。
普洱茶是一個需要時間的茶類,其他茶類唯新好,唯獨普洱舊茶好,這就推翻了綠茶世界的法則。
普洱茶產業能做大,很大的原因在于普洱茶的確有個保值的功能。任何實物皆有保值的功能,因為物價在不斷貶值,成本在不斷上升,在沒有天災人禍,經濟不斷上升的階段,這是一個合理的狀態。
舉個例子,現在茶區的生態茶,200-300一公斤,口感滋味都不錯,約折合100元一片,每年增值10%,十年后增值100%,200元一片,這是一個合理的空間,即使你沒有銷售團隊,拿到茶葉店也能賣掉。
當然,前提是你會選茶,實際上茶區好的生態茶,現在都當作古樹茶在銷售,大家習慣了暴利思維,當然無法把產業做大。
還有一個前提是,你不能被品牌透支了后十年的利潤,如果你拿著一個大品牌20元收購的成本價,200元一公斤出廠價給你,甚至在市場炒過一遍,400元一公斤拿到貨,如此,你增值的計劃就會落空。
再一個,存茶不能存天價茶。如果你現在手上的存茶是1萬一片,你想象十年后能增值一倍,2萬元賣出嗎?
我不否定名山茶對于產業拉動的意義,把某幾個山頭拉熱,帶動了周邊的寨子。中國的市場實在太大,也的確有為了面子喝茶這個群體,我們不妨為理解為一種個性化的需求,市場自然有其消解力量。
但是,希望把每個山頭都弄成天價,第一不可能,第二不現實。
還是回頭說普洱茶是時間的藝術這件事。
普洱茶存放簡單,這就是產業能做大的價值所在。如果都是喝新茶,何必要存放?產業又怎么壯大?
喝新茶的群體就讓他喝新茶,但是,一個產業都鼓吹古樹茶,第一容易導致造假,第二,給市場一個誤區,認為新茶勝舊茶。這其實不同方向的兩個茶,喜歡新或者喜歡舊,都是喜歡,都可以,只是,你要思考的是,古樹茶都就是那一點量,你有功力喝懂嗎?
很多讀者問我存茶的技術,其實完全沒有必要,紙箱存放,高樓層,潮濕地區把紙箱所有口子用封箱膠帶封住即可,這就不會霉變,當然,它很有可能轉變很慢,但是,這也是普洱茶的魅力所在,同樣的茶,每個人的存茶手法不一,存放的區域不一,結果不一樣,一年一個變化,這讓普洱茶變得很好玩。何樂而不為?
至于專業的存茶,那就留給專業的存茶商人去做。
倉儲的技術并不神秘,只要虛心,只要不急功近利,茶葉界的前輩都會指導。至少我認識的前輩每個人都是謙卑的,誠懇的,愿意給我們分享的。
并非我鼓勵增值和存茶,這兩者,我認為是專業的人士才能實現的,但是,這是產業得以發展壯大的事實。
至于普洱茶客,我認為抱著娛樂的心態來存茶,集郵的心態來存茶,比較合理。
任何人的成功是一種優勢的成功,是所有優勢的集中展現,而絕不是展現弱勢。任何茶類的成功,同樣如此。普洱茶的優勢在于云南大葉種、曬青、后發酵。這三者是綜合體,缺一不可。
舉個例子,普洱熟茶中有個物質叫洛伐他汀,在所有茶類中唯有普洱熟茶中發現這一物質,洛伐他汀又稱為治療心臟病的青霉素。洛伐他汀不稀奇,但是稀奇的地方在于,普洱茶既不是藥也不是保健品,而是實實在在的一種飲品,于飲品中實現預防的功效,實在是普洱茶的魅力所在。
再舉個例子,云南大葉種制作的普洱熟茶中膳食纖維的含量很高,尤其是粗老葉中,最高可達40%,并且秋茶中的含量高于春茶。膳食纖維現在被稱為繼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和水之后的第七大營養素。幾乎現代所有“文明病”諸如便秘、肥胖、動脈硬化、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都需要攝入膳食纖維。換句話說,普洱熟茶中是上天賜予人類的一種神奇的發酵食品,有此功效,而非藥。這難道不是普洱茶最大的優勢?
再舉個例子,曬青工藝創造的奇跡實際上現在連科學家也沒有完全弄明白,如同人烤太陽有益身體。這也是普洱茶同其他茶類,甚至黑茶類重大的一個區別,也是重大的一個優勢所在。
說來說去,茶事如同人事,我們需要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優勢所在,盡力地凸顯優勢。
在保持個性化的同時,不要忘卻了存在的根本。
作者介紹:吳疆,作家,茶文化學者。2008年寫作震動普洱茶界的《普洱茶營銷》一書,其書批判了普洱眾多偽概念,被稱為業界第一奇書,也是唯一被盜版最多的專業性書籍。時至今日,淘寶上銷售其盜版的商家,多達150余家,成為專業書籍類被盜版第一人。其作品之觀點,自出版之日至今持續引發茶行業多年大討論,屢屢引發軒然大波。其行文特點在于用獨立、新穎的視角觀察普洱茶現象,受到國內媒體、業界重視,其文字展現了一個本真、獨立人格的魅力。其新作《七子餅鑒茶實錄》現已公開發行,再次引發市場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