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茶各大山頭名寨
發布時間:2024-09-15 點擊:358
按官方說法,云南普洱茶主要有四大產區,分別是普洱(原思茅)茶區、西雙版納茶區、保山茶區和臨滄市茶區。除了這幾大茶區以外,普洱茶產地隨著其繁榮而不斷擴大至德宏、昆明、大理等地。
云南有四大普洱茶產區,分別是西雙版納茶區,臨滄茶區,普洱茶(原思茅)區及其寶山茶區,其中以西雙版納茶區的易武茶區及勐海茶區為重。
小“論”普洱茶原產地茶品特征有以下特點:易武多“柔和”,勐海偏“苦味”,臨滄顯“澀感”,普洱呈“味淡”等特點。紅酒論莊園,普洱看山頭,今天就來了解下云南普洱茶各大山頭名寨。
西雙版納版納茶區分布
整個西雙版納現有古茶園8.2萬畝,分布于兩縣一市的19個鄉鎮100多個村寨之中。版納茶區是普洱生產歷史最悠久,產量最高的區域之一。主要產茶地分別是勐海縣、勐臘縣、景洪市。著名的“勐海茶廠”就誕生于勐海。
古六大茶山:
1.茶山名:易武(慢撒)
茶山地理:包括易武正山、漫撒茶山、曼臘茶山等。
古樹產地:易武、慢潵、麻黑、落水洞、刮風寨、老丁家寨、曼秀、大漆樹等。
茶質特色:易武茶湯水柔和順滑,口感清甜,苦澀感較弱,回甘較好。有“茶中皇后”的稱號。
2.茶山名:倚邦
茶山地理:勐臘縣最北部,今屬象明鄉管轄,涵蓋19個自然村。
古樹產地:倚邦、曼松、嶍崆、架布、曼拱、麻栗樹等。
茶質特色:倚邦古樹茶因為有中小葉種原因,苦味很淡,澀比苦略顯,回甘較快,香氣獨特,微有蜜韻。其中曼松茶苦澀不顯,湯質甜滑飽滿,杯底留香幽長。
3.茶山名:蠻專,亦稱“曼莊”。
茶山地理:勐臘縣象明鄉南部,東部與易武茶區接壤。
古樹產地:曼莊、曼林、曼遷、八總寨等。
茶質特色:湯質飽滿厚滑,山野氣韻較強,杯底留香持久,回甘快而持久,苦澀較輕,喉韻深沉。
4.茶山名:革登
茶山地理:勐臘縣象明鄉安樂村,莽枝與倚邦茶區之間。
古樹產地:值蚌、新發。
茶質特色:山韻明顯,苦澀較弱,回甘較好,湯質順滑。
5.茶山名:莽枝
茶山地理:革登茶山西南,與革登同屬勐臘縣象明鄉安樂村。
古樹產地:秧林、紅土坡、曼丫、江西灣、口奪等。
茶質特色:與革登茶類似,茶氣稍遜。苦澀較弱,回甘較快,杯底香較好。
6.茶山名:攸樂
茶山地理:景洪市基諾鄉。
古樹產地:龍帕、司土老寨、么卓、巴飄等。
茶質特色:和易武相近而苦澀略重,回甘較好,山韻明顯,水質略薄。
后起八大茶山:
1.茶山名:曼糯
茶山地理:勐海縣最北端,屬勐往鄉勐往村,同普洱的瀾滄和思茅區交界。
古樹產地:主要有三個寨子,大寨、上寨、中寨。
茶質特色:山野氣韻清晰,苦澀明顯,回甘較慢,香氣較濃郁。
2.茶山名:勐宋(勐海)
茶山地理:勐海縣勐宋鄉,東接景洪市,南連格朗和鄉,隔流沙河與南糯山對望。
古樹產地:大安、南本、保塘新寨、保塘舊寨,壩檬、大曼呂、那卡(臘卡)。
茶質特色:那卡、保塘等古樹茶普遍茶香純正,苦澀明顯,山野氣韻強,回甘較慢。
3.茶山名:南糯山
茶山地理:勐海縣格朗和鄉。
古樹產地:竹林寨、半坡寨、姑娘寨等。
茶質特色:湯質飽滿,回甘較快,山野氣韻較顯。傳統上南糯山茶香氣較飽滿,苦澀明顯,近年來苦澀較弱,香氣較不顯。
4.茶山名:帕沙
茶山地理:勐海縣格朗和鄉西南帕沙村。
古樹產地:帕沙新寨、帕沙老寨、帕沙中寨、、南干、老端等。
茶質特色:帕沙古樹苦澀明顯,但可以化開,清甜亦顯,生津明顯,山野韻足。
5.茶山名:賀開
茶山地理:勐海縣勐混鎮賀開村。
古樹產地:曼弄新寨、曼弄老寨,邦盆老寨、曼邁、曼蚌、曼囡等。
茶質特色:湯質飽滿,略有苦澀,苦澀化甘較快,山韻明顯。
6.茶山名:布朗山
茶山地理:勐海縣布朗山布朗族鄉,南與緬甸接壤。
古樹產地: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娥、曼新竜、曼糯等。
茶質特色:老班章茶外形肥壯,滋味濃烈,苦澀明顯,生津回甘快而持久,茶氣明顯。老曼娥茶與老班章類似,苦澀度更重,化開時間更慢。
7.茶山名:勐宋(景洪)
茶山地理:位于景洪市大勐龍鎮勐宋村,位于景洪市最南端。
古樹產地:勐宋大寨、苗鋤山、曼遷老寨、曼家坡坎、曼窩科、曼加干邊、曼加角、曼賣窯等。
茶質特色:山韻明顯,香氣飽滿,湯質厚重,杯底香強,甜茶苦澀較短,回甘較快;苦茶苦澀明顯,回甘較弱。
8.茶山名:巴達
茶山地理:勐海縣西部,原屬巴達鄉,今屬西定鄉。
古樹產地:曼邁、章朗、曼帕勒等。
茶質特色:山韻飽滿,香氣純正,苦澀明顯,湯中有甜,回甘快而明顯。
普洱市古樹茶山分布
1.須立貢茶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墨江縣聯珠鎮。
茶山歷史:須立貢茶在清代為皇家貢茶,聯珠鎮是茶馬古道上著名驛站。
主要產地:菜園、班中、碧勝、勇溪。
2.龍壩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墨江縣通關龍壩鄉。
主要產地:竜賓、勐里、大乜多、竜場、打洞、石頭、曼婆。
3.通關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墨江縣永平鎮。
主要產地:永平、新武、景壩、畢庫。
4.壩溜古茶山
茶山地理:主要分布在墨江縣壩溜鄉。
主要產地:老朱、聯珠、老彭、罵尼。
5.迷帝貢茶古茶山
茶山地理:主要分布在墨江縣新撫鄉。
主要產地:界碑、新塘、班包、那憲。
茶質特色:迷帝茶苦澀明顯,回甘較快,茶香清揚,有少許蘭香,山韻明顯。
6.景星豪門古茶山
茶山地理:主要分布與墨江縣西部景星鄉,北回歸線附近。
主要產地:新華、景星、正龍。
茶質特色:苦澀明顯,略有甜味,香氣較弱,生津回甘明顯,山野韻不顯。
7.困鹿山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寧洱縣寧洱鎮。
主要產地:寬宏、西薩、謙崗
茶質特色:山野氣韻明顯,湯質飽滿、甜滑,苦澀較弱,回甘較快。
8.國慶古茶山
茶山地理:主要分布于江城縣國慶鄉。
主要產地:絡捷、么等、田房、嘎勒、博別、和平。
茶質特色:苦澀較弱,湯中帶甜,回甘較好,湯質飽滿程度較易武老樹略遜,略顯不夠醇厚。
景東、鎮沅、景谷古茶樹分布
1.老倉福德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景東縣北部的安定鄉和文龍鄉,無量山東坡。
主要產地:迤倉、中倉、外倉、河底、民福(以上為安定鄉),邦崴(注:和瀾滄的邦崴不是一地)、邦邁、義昌(以上為文龍鄉)。
茶質特色:老倉福德茶雖然樹齡不很高,但茶氣充盈,湯質飽滿,回甘持久,有無量山北部茶的山韻特點。
2.金鼎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無量山西坡景東縣林街鄉及景福鄉。
主要產地:巖頭、龍洞、箐頭、丁帕、清河(以上屬林街鄉),金雞林、公平、岔河、勐令(以上屬景福)。
茶質特色:苦顯澀弱,苦能化甘,湯質飽滿,山韻明顯。
3.漫灣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景東縣漫灣鎮,無量山西坡。
主要產地:漫灣、安召、溫竹等。
茶質特色:苦顯于澀,苦能化甘,山野韻明顯。
4.御筆古茶山
茶山地理:無量山東坡的景東縣文井鎮和錦屏鎮。
主要產地:山心、丙必(長地山)、清涼村(以上屬文井),山沖、黃草嶺(以上屬錦屏)。
茶質特色:苦澀較重,回甘較快,回甘明顯,澀能生津,山韻一般。
5.哀牢山西坡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景東縣龍街鄉、大街鄉、花山鄉,哀牢山西坡中上部。
主要產地:東山、和哨(以上屬龍街),大街、氣力、三營(以上屬大街),文崗、營盤、撇羅、文岔、蘆山(以上屬花山)。
茶質特色:苦顯于澀,苦能化干,湯質飽滿。
6.振太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鎮沅縣振太鄉,無量山西坡。
主要產地:山街、抬頭、界碑、興隆、塘房、沙河、文怕、長安、小寨、黃梨。
7.老烏山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鎮沅縣按板鎮。
主要產地:文立、羅家、那布等。
茶質特色:老烏山茶湯質飽滿,茶氣渾厚,山韻悠長,香氣低沉。是優質的高海拔高古普洱茶品種,也是茗壽堂栽培與過渡型高齡古樹的重要產區。
8.田壩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鎮沅縣田壩鄉和按板鎮。
主要產地:老海塘、茶山箐、民強、瓦橋(屬田壩),聯盟(屬按板)。
茶質特色:山韻明顯,湯質飽滿,杯底香顯,苦顯澀弱。
9.勐大古茶山
茶山地理:鎮沅縣勐大鎮。
主要產地:大井、文況(砍盆箐)、文蒙、文開、文卜。
10.馬鄧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鎮沅縣者東鄉。
主要產地:麥地、馬鄧。
茶質特色:杯底留香,苦澀較弱,回甘較快,湯中帶甜。大麥地茶和馬鄧茶類似而苦澀稍顯。
11.文山古茶山
茶山地理:分布于景谷縣景谷鄉。
主要產地:文山(文山頂、大石寺)、苦竹山、景谷(即小景谷)、文召、云盤、文聯、團山、文東。
茶質特色:山韻較好,湯質飽滿,香氣幽長,回甘較好,湯中帶甜,甜中有涼。
12.秧塔古茶山
茶山地理:景谷縣民樂鎮。
主要產地:大村、白象、桃子、民樂。
茶質特色:香氣濃郁,甘香明顯,回甘細膩。
13.南板黃草壩古茶山
茶山地理:景谷縣東部鳳山鄉和正興鎮。
主要產地:黃草壩(大尖山)、平田、順南、南板。
茶質特色:黃草壩茶香氣幽長,山韻明顯,苦澀較弱,回甘較快,湯質飽滿。
14.聯合龍塘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景谷縣威遠鎮。
主要產地:龍塘、聯合。
15.團結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景谷縣永平鎮團結村。
主要產地:團結。
瀾滄、西盟、孟連古茶樹分布
1.景邁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景邁縣惠民鄉,是現存最大的古茶山之一。
古樹產地:景邁(大平掌)、芒景、芒洪、勐本、芒埂、翁洼、翁基、老酒房等。
茶質特色:干茶、茶湯、杯底香俱佳,山韻優雅,苦澀明顯,回甘快而持久。湯質飽滿。
2.邦崴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瀾滄縣富東鄉。
古樹產地:那東、小壩、南滇。
茶質特色:苦澀較明顯,回甘較快,香氣幽長,山韻明顯,生津明顯。
3.文東古茶山
茶山地理:主要分布于瀾滄縣文東鄉。
古樹產地:小寨、帕賽、水塘、栘(木+衣)樹。
茶質特色:苦澀明顯,蘭香高揚,多泡之后猶在,不輸景邁,回甘較快,湯質飽滿。
4.東卡河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瀾滄縣東朗鄉大平掌村。
茶質特色:苦較明顯,回甘較快,茶香高揚,湯質飽滿,湯中帶甜。
5.臘福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孟連縣勐馬鎮臘福村。
茶質特色:山韻較強,苦澀較重,香氣明顯悠長,湯中帶甜,回甘較好。
6.芒中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孟連縣娜允鎮景吭村。
茶質特色:山韻較強,苦澀較弱,苦中帶甜,回甘較好,湯質飽滿。
7.佛殿山古茶山
茶山地理:位于西盟縣西部。
茶質特色:香氣沉穩幽長,苦澀明顯,回甘較快而持久,湯質飽滿。
臨滄市古樹茶分布
臨滄是著名的下關茶廠沱茶原料的最重要的供應地,也為昆明茶廠、勐海茶廠提供大量的優質茶葉。很多名茶的背后都有臨滄料的影子,臨滄茶是不折不扣的幕后英雄。臨滄按茶葉產量排名,依此為:鳳慶、云縣、永德、雙江、耿馬、臨翔區、滄源、鎮康。
保山極其他地區古樹茶分布
保山不屬于瀾滄江流域,該地區目前尚有不少栽培野生茶區幷沒有完全開發,此地區的茶質仍然十分厚質飽滿。
栽培古茶園分布較集中且有代表性的是騰沖壩外古茶園,上營文家塘古茶園和昌寧漭水鄉黃家寨古茶園。尤其是高黎貢山系的古樹,口感雖然未有超過其他三大茶區的特色,但其陽剛的茶氣,純正的山韻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古樹茶資源。
此外,在德宏、紅河、文山等地州,均有古茶樹分布,盡管這些地區野生茶樹群落和古茶園分布面積不大,但卻分布著云南較多的茶組植物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