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記者用鏡頭給大家還原真實的茶產業
發布時間:2024-09-15 點擊:59
又到了春茶上市的季節。正在愛茶人盼著品味新茶時,一則貼子在網絡上流傳開來。《(央視曝光)你喝的不是茶,而是毒藥》,貼子以令人驚悚的鏡頭,將國內茶產業描繪成遍施高毒農藥的危險產業。雖然很快就有權威部門進行避謠,也有網友扒出這些鏡頭是多年前的一些暗訪鏡頭集合起來的,但這則貼子還是給消費者心頭蒙上了一層陰影。茶農到底是如何給施用農藥的?如今喝茶倒底安全不安全?帶著讀者的這些問題,北京晚報記者深入茶產地和茶葉銷售企業,多方采訪有關專家。用鏡頭給大家還原一個真實的茶產業。
“春茶這幾天開始采,偏北的產茶區各種蟲子還沒出來呢,茶農也不需要此時打藥殺蟲呀!”在北京馬連道一家茶葉店里,程國平帶著兒子與老顧客泡茶暢聊,聊中國的茶葉文化、茶葉經濟、茶葉用藥,也聊到近期網絡流傳甚廣的那篇“毒帖”。
程國平1991年畢業于浙江大學茶葉科學系,在浙大的四年里,學習、實踐、研究的都是茶葉,畢業后入了茶葉行,也推出了自己的茶葉品牌。
在中國綠茶源頭產地之一——浙江杭州,農業部茶葉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的劉新主任正在安排實驗室工作人員對茶廠的茶葉做農藥殘留檢驗。“那篇帖子對視頻時間未做任何交待,為博取粉絲眼球而拼湊不實消息,夸大茶葉農藥殘留的危害性,對消費者產生誤導,對即將到來的春茶生產銷售帶來負面影響。”劉新憤怒地說。據他介紹,茶葉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也是百姓的日常飲品,其質量安全受到各級^***和消費者的高度關注。農業部已全面禁止了高毒高殘留農藥在茶園使用,國家標準對茶葉中的19個禁用農藥提出了限量要求,每年對全國茶葉質量安全進行二次例行監測,重點對春茶和夏秋茶進行農藥殘留監控,近3年來全國茶葉農藥殘留監測合格率分別為97.6%、99.4%和98.9%。
不但如此,近年來,^***還在茶產業中大力推廣綠色防控技術,以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增施有機肥,集成配套以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學調控等技術措施為主的綠色防控技術體系。控制茶葉的病蟲害,早已不再像以往那樣大量依靠農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