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盲式茶文化”?
發布時間:2024-09-08 點擊:70
茶葉行業處在大發展和大突破的前夜,有不少新的觀點誕生。最近在白茶世界網上看到劉欣的一篇文章,文中提到權威茶葉品牌專家謝付亮先生提出了“盲式茶文化”這個概念,給人的感覺是耳目一新,有點兒針砭時弊的味道。文中分析指出,“盲式茶文化”,是新時代文盲式茶文化的簡稱,并分析說,在這個時代,身體健康和心靈越來越重要,從安吉白茶領導品牌世外茗源引發的白茶娶妃,到鐵觀音群雄并起、硝煙彌漫、攻城略地,我們需要的是“盲式茶文化”,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茶文化。
至于什么是“盲式茶文化”,劉欣在文章中給出了一個解釋:“指新時代的茶文化建設和弘揚要重新理解神農氏的茶葉傳說,重溫茶圣陸羽的經典著作《茶經》,認真回歸茶葉產品的本質,將茶文化推廣的第一階段的重點放在物質層面的功效,暫時淡化茶葉幾千年來的文化沉淀,讓大眾消費者能夠迅速知曉并理解茶葉的益處,從而漸漸養成健康的飲茶習慣,構建扎扎實實的茶文化。”
我認為,茶葉“文盲營銷”之后,“盲式茶文化”是一個不錯的提法,這種說法也有幾分道理,但是不夠深入,也不夠形象,甚至沒有道出“盲式茶文化”的靈魂,對實踐的指導意義也有點兒欠佳,需要深入挖掘“盲式茶文化”的內涵才對。
以我的經驗和視角來看,“盲式茶文化”的核心在于“盲”字,這是概念的靈魂之處。但是,這個“盲”不是通常所說的“看不見東西”,也不是“對事物不能辨認”,而是一種非常高遠的境界,即:“眼盲”但是“心不盲”。
如何來理解呢?
“眼盲”,指的是對待茶文化的物質載體和物質表現形式應該看淡,甚至是“視而不見”,達到“盲”的境界;而對于茶文化的精神載體和精神表現形式應該是心如明鏡,一切盡在眼前。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現在的人心極度浮躁,不注重茶葉的物理功效,不注重內心的修煉,不注重精神的陶冶,過度追求物欲,就連茶葉說明書、茶葉包裝都要搞得極度奢華,喧賓奪主,這種過度看重物質載體的茶文化自然是要摒棄的。所以,我們要“眼盲”,不要去重視物質載體之類的虛浮茶文化。
茶葉本來是凈化心靈的,是要提升人們靈魂的,而不是要助長攀比之風的,也不是助推浮華之風的,例如,我們很高興看到,安吉白茶領導品牌世外茗源提出茶葉要滿足身心靈的三重需求,就是一個很好的目標。所以,“盲式茶文化”的關鍵在于“心不盲”,即,心靈要干凈,心靈要清晰,要知道善惡對錯,要知曉人生價值,要洞悉人生追求。
“眼盲心不盲”,這是“盲式茶文化”的關鍵,我們必須抓住這個關鍵。否則,我們就忽略了“盲式茶文化”的真實含義,違背了謝付亮先生提出“盲式茶文化”的初衷,同時也忽略了幾千年來的茶文化的真實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