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茶”品質優良為何10家茶店僅1家賣?
發布時間:2024-09-05 點擊:103
不久前,中央電視臺《每周質量報告》欄目播出驗茶專題,對全國59種茶葉樣品進行檢測,約有三成樣品未達到國家標準,被鑒定為不及格,茶葉質量引發極大關注。而其中龜山月中香、白云高山紅茶等莆田茶葉樣品,專業機構未檢測出超標成分,有的樣品甚至達到特級巖茶國家標準,與國內一些著名茶葉品牌相同。“莆田茶”品質如此優良,但現實中卻遭遇難賣價低等尷尬,該如何突圍?連日來,記者進行采訪。
10家茶葉店僅1家賣“莆田茶”
采訪中,說起莆田茶,不少市民第一反應是:“莆田有茶嗎?莆田有什么茶?” 與枇杷、荔枝、龍眼、柚子等比起來,莆田茶葉尚不具備一定的知名度。
近日,記者走訪了莆田市區荔城大道10家茶葉店,發現僅有一家茶葉店銷售莆田茶,其余的多是銷售安溪鐵觀音等知名品牌。仙薌茗茶店負責人說,該店銷售全國各地的知名茶葉,唯獨沒有莆田茶,他不太了解“莆田茶”。德峰茶業店以銷售安溪鐵觀音為主,銷售人員表示,安溪鐵觀音是因為知名度廣,比較暢銷。而“莆田茶”知名度低,不好推廣和銷售,所以沒有進貨。
歷史悠久但目前年產量僅5000噸
市茶葉協會秘書長鄭龍介紹說,莆田茶歷史起源于隋唐時期,曾產出不少好茶,由于歷史原因口碑未得到傳承。目前,我市茶葉產業種植面積5萬畝,分布于萩蘆、華亭、大濟等山區,年產量約5000噸。周邊的安溪2014年茶葉總產量已經超過7萬噸。莆田100多家茶企以制作和銷售烏龍茶、紅茶為主,但企業多是小規模經營。
“會員企業在一起交流時,反映最多的就是茶難賣,賣不出好價錢。怎么把質量不錯的‘莆田茶’推銷出去,是大家最為關心的問題,”鄭龍說,“莆田茶”整體質量有保障,但由于缺乏整體的宣傳推廣,在全國沒有叫得響的品牌。多數的“莆田茶”與西湖龍井、武夷山大紅袍想比,吃了知名度的虧,價格低了不少。即使是一些本土規模較大的茶企,受整體知名度影響,其產品的價格也提不上去。
同品質茶售價僅為知名品牌一半
市農業局經作站提供的數據顯示,近兩年,我市送檢茶葉質量均為合格。
“莆田依山傍水,環境優越,產出的茶葉不管在質量、口感等方面,都不輸給一些知名品牌茶葉,但卻因為知名度低很難賣出好價錢。”莆田市龜山茶葉有限公司負責人蔡宗棋也對“莆田茶”整體的價格表示無奈。他說,經檢測,該公司的產品龜山月中香質量優良,但價格僅為外地同類知名茶葉一半。
莆田春秋國際旅行社總經理鄭志遠很關注“莆田茶”的發展。他說,該旅行社送給旅客的伴手禮中,凡是送茶葉的都是以“莆田茶”為主,旅客反映稱口感不錯,這說明莆田當地還是有好茶的。“但是,目前的市場,消費者對茶葉的品牌已‘先入為主’了,很難會去嘗試新的茶葉。“莆田茶”要想突圍,需要在產品質量、口感等方面投入大量的宣傳。”
突圍要靠質量更要借助電商與文化
“莆田茶”質量好、口感佳,卻面臨“養在深閨待人識”的尷尬現狀,茶企和相關部門又有什么招數破解,提升莆田茶葉品牌自信,讓莆田茶突出重圍?
“‘莆田茶’要打出名氣,不要盲目擴大種茶規模,在原有的基礎上,堅持人工制作,保證質量。”蔡宗棋認為,“莆田茶”要突圍,一定要堅持質量,以央視驗茶報道為例,約有三成樣品未達到國家標準,有些地方因為盲目擴張,導致茶葉質量下降。同時,要改變目前茶企單兵作戰的現狀,抱團發展,形成莆田特有的茶葉品牌,促進茶企發展壯大。
近年來,福建省比一壺茶葉有限公司實體店數量不斷增多,京東、淘寶、天貓上的網店也紅紅火火,網絡銷售占了其總銷售額的六成左右。該公司總經理黃建清說,莆田電商在全國都具備了一定的知名度,茶葉銷售完全可以搭上莆田電商發展的快車,擴大產品知名度,促進銷售。茶葉品牌要贏得市場的青睞,除了定價合理外,也要有統一、規范的包裝,讓產品與低劣的茶葉區分開。
“銷售茶葉,賣的不僅僅是茶,而是要以此為載體,展示當地的文化。”莆田默默優品匯茶廳營銷經理郭冬冬則認為,莆田茶葉在推廣銷售時,應該融入莆田當地特有的文化,比如媽祖、南少林等,讓喝茶的人了解莆田的歷史、風俗民情等。這樣,茶葉品牌才會長久。
市農業局經作站站長蔡斯明介紹說,下一步,農業部門將注重為茶葉企業提供信息和技術支持,為其向上申請補助資金,讓部分企業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另外,與武夷山、安溪等地相比,莆田種茶規模較小,在競爭中要以精品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