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冬季茶園管理意見--珍田茶農茶訊
發布時間:2024-08-31 點擊:62
關于冬季茶園管理意見--珍田茶農茶訊
珍田茶農茶訊
第6期
安溪縣珍田茶業合作社
編
安溪縣珍田茶農茶葉研究所 2009年11月11日
關于冬季茶園管理意見
各位茶農:
秋去冬來,茶園生產管理“一年之計在于冬”,現提出幾點意見供各位參照實施。
一、鋤草、翻耕
不能用除草劑,因為除草劑會使土壤板結、茶葉的鉛超標。對茶園梯壁的草不要用鋤頭除、挖,茂密的草可以用刀割。應重視茶園梯壁草的留養,避免造成茶園水土流失,確保茶園有較好的生態,能起到保肥、保土、保水的作用。茶園的翻耕應結合施肥時進行。
一齡、二齡茶園宜除草或淺耕,不宜深耕,以免破壞根系,影響茶樹生長。
四齡、五齡茶樹可實行中耕,深度控制在15公分以內,一般沿樹冠邊緣垂直下一側邊中耕,讓其長出新根(須根)有利于養分吸收。
老茶樹應進行深耕,可以采取隔行輪換深耕,深度20~30公分,使之重新形成有效吸收功能的新根系。
二、施肥
應以施豬、牛、羊、雞、鴨、人糞便、骨粉、豆餅、漚堆發酵后的有機肥為主,少施或不施化肥,它將對茶樹的生長及茶葉的質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施肥方法:挖溝埋施,減少肥效流失。
三、修剪、臺刈
1、幼齡茶樹:第一輪定剪高度離地面15~20公分,第二輪總和不高于35公分,第三輪(定型)不高于45公分。
2、三齡以上茶樹以平衡剪為主,但重點要認真剪掉下部無效枝條,可減少病蟲害發生,讓主干枝的芽梢更壯。
3、老齡茶樹不一定要挖掉,可以采取臺刈,臺刈前必須先施肥,臺刈部位是主干枝離地面高度在15公分左右為宜,但一定要留些新梢或更新的枝條,確保茶樹正常的光合作用。
四、鋪草覆蓋
原料要立足于就地取材,如山芼、山草、稻草、地瓜藤均可,它能保持茶園的土埌水分,也是很好的有機肥原料。
五、冬季病蟲害防治
石硫合劑進行冬季封園,時間應是農歷11月至12月氣溫在15度以下,用石硫合劑溶水150倍進行噴施,即每包400克的晶體石硫合劑配3噴桶(每桶15公斤水)的比例,要進行預先稀釋溶解確保均勻。噴施時應注意把茶樹枝干、葉背、樹樅下地表、梯壁雜草噴濕、噴透,才有好的效果。
使用注意事項:
1、茶葉采摘季節不能使用,離采摘期至少45天以上。
2、氣溫15度以上不宜噴施,嚴格倍數比例,濃度過高易引起藥害,造成大量落葉。
3、石硫合劑不能與一般農藥混用,提倡單獨使用。
4、藥液接觸人體皮膚應立即用清水沖洗;使用過的藥械也應及時沖洗干凈。
六、種樹、綠化
我們提倡在茶園的大路、小道兩旁、水池邊和其它空地上種樹,以改善茶園的生態環境。栽種時應挖樹穴種植,晴天種樹要澆足定根水,提高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