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四要素,最實用的泡茶竅門!建議收藏
發布時間:2024-08-25 點擊:78
為什么同樣的茶葉,同樣的茶具,同樣的水,你泡的茶就是沒有別人泡的好喝?還找不到原因?
今天讓我來告訴你為什么,快點一起來學習~
在泡茶的技巧中,投茶量、水溫、沖泡時間這三要素,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掌握這三點,茶湯口感會快速提升。
“應該放多少茶葉?”
“要用多少度的水泡?”
“泡多久出湯?”
有很多人對這幾個問題也是模棱兩可,只是憑感覺,但對于對茶湯有要求的茶人,總會追求茶湯的最佳表現,會去深究投茶量、水溫、沖泡時間的最佳度,甚至會對用水及器具都有所要求。
一點一滴的用心,都會在茶湯里表現出來,都會通過茶湯回饋到自身。
一、泡茶時需要放多少茶葉?
投茶量,也就是茶水比。
浙江大學茶學系屠幼英教授在其專著《茶與健康》中寫到,根據人體對茶葉中保健成分和營養成分的合理需求,并考慮人體對水分的需求,成人的飲茶量,通常以每天泡飲干茶5~15克為宜,泡這些茶的總體用水量在400~1500毫升。
這也是目前茶葉界常用的茶水比例:1∶50。以此估算,如果你手上的壺能裝400毫升水,那么放8克的茶葉就比較合適了。在沒有硬指數的情況下,也可用體積比例計算投茶量。
但在實際生活中,情況相對比較復雜,每個人的口感濃淡不同,品飲的人數不同,都需要應需來調整,每款茶都有一個標準的茶湯,泡茶時要根據自身的口感來調整投茶量的多少。
如果只想喝2、3道茶,投茶量要比正常情況減少,同時增加沖泡時間。
三人以內喝茶,正常茶量即可。人多茶不夠分,可比平時加多50%的茶量,沖泡時間短一點。
二、泡茶用多少度的水?
水溫決定了茶葉內含物析出的快慢,也決定了茶葉析出物的種類多少,決定了茶湯的濃度及滋味。
因不同的茶的采摘標準和制作工藝不同,故針對不同的茶需要不同的水溫,簡單分為“需要沸水沖泡”和“不適合沸水沖泡”兩種。
判斷茶葉是否要用沸水沖泡,其實考慮的就是茶葉原料的嫩度,嫩茶用低溫沖泡不破壞其鮮甜,老茶用沸水沖泡方可逼出其韻味。
一定要用沸水沖泡的茶有烏龍茶、普洱茶、黑茶、白茶中的貢眉等。
不適合用沸水沖泡的茶有綠茶、黃茶、紅茶、白茶中的銀針、牡丹等。
對于水溫的把控,一開始也可以借助溫度計。等有經驗以后,心里能估計煮水壺煮沸后大概多長時間會降到多少度,或把沸水倒入公道杯,通過手心在其上方感受熱氣蒸騰來判斷。
三、茶器的選擇
根據茶葉不同,選擇不同的茶具。
綠茶:以選用玻璃制品的茶壺或茶杯為宜,這樣可以很好地觀賞茶葉的浮動舞姿。泡制綠茶所需水溫低,故不宜選保溫性強的紫砂壺,否則會悶壞綠茶。
普洱茶:相對于綠茶來講,普洱茶適宜用具有獨特的雙氣孔結構,透氣性好的紫砂壺。這樣能夠更好地減輕普洱茶存儲時產生的一些異味,從而讓茶的層次、韻味更好。
紅茶:宜選用白瓷茶器或玻璃茶器,便于觀賞紅茶的湯色和金圈。
烏龍茶:使用不會吸味的瓷質蓋碗,才可展現烏龍茶高揚的香氣;而如若選用紫砂壺,可更好地激發茶性,方能展現烏龍茶深厚的韻味。紫砂的保溫性較好,可淋壺加溫,以確保沖泡溫度。
白茶:因茶牙極嫩,沖泡溫度不宜過高,故選用大口蓋碗來泡茶為佳,這樣可避免悶壞茶葉。若是老白茶,還可用陶壺煮飲。
四、泡茶要泡多久?
不同的茶原料嫩度不同、揉捻程度不同、茶類特性不同,茶的物質浸出到水中的速度有很大差異。
以第一泡為例,通??偨Y為以下經驗:
綠茶味淡,通常泡30秒到1分鐘
白茶清淡,水溫不高可泡30秒左右
紅茶久泡易酸澀, 泡5-10s出湯
條形烏龍茶香高味濃,沸水沖5s即出
球形烏龍舒展慢,泡30秒左右
生普散茶和緊壓茶出湯時間不一樣
熟普可根據茶湯浸出顏色的快慢出湯
上面總結的經驗都不是絕對的,因為每一款茶都是獨一無二的。
第一泡把茶潤開之后,第二泡茶浸出很快,時間可以跟第一泡差不多甚至更短。從第三、四泡茶葉舒展開要快速出湯,從第五泡開始,每一泡依次延長。
如果茶量放多了或者少了,不管你再怎么調整時間也沒用。因此,時間的把握是要建立在放對茶量的基礎上。
泡茶四要素,最實用的泡茶竅門!建議收藏
對于投茶量的把握,可以借助電子秤來解決。對時間的把握,最開始練習最好以鐘表輔助。慢慢的形成自己的感覺。
泡茶也跟做飯一樣,熟能生巧,要經過長期的練習才能夠游刃有余地應對。反復沖泡,用心觀察,經驗積攢下來,根據茶葉的特點,就很容易找出最佳沖泡方法。
注意細節:
出茶湯時要把蓋碗里的茶湯倒干凈是對的,否則會影響下一泡的口感。
出湯速度,茶湯倒入公道杯時,手拿蓋碗的角度決定了出湯速度快與慢。
蓋碗縫隙大,出湯速度也會加快;縫隙小,出湯速度自然也就緩慢。不要小看這五六秒的差別,也是能夠增加茶湯濃度的。
不要一成不變的照搬泡茶方法,茶葉是因人、因時而異的東西,因為制茶人和天氣關系,所制出的茶葉會有不同表現。
泡茶時要注意四個字“看茶泡茶”,不同茶葉有不同泡法,不同茶葉量有不同的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