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毛尖的制作與品飲
發布時間:2024-08-24 點擊:56
信陽位于河南省的南部,“一座青山立起一道風景,一潭碧水蘊藏萬般風情”概括了河南信陽的山清水秀和人杰地靈。信陽毛尖產自河南信陽的大別山,以所采原料細嫩、制作工藝精巧、形美、香高、味長而聞名。
秒殺價格最低的品牌茶,關注柒拾貳匠微信
那么,信陽毛尖的制作工藝到底有多精巧呢?信陽毛尖的芽葉采下后,需分級驗收、分級攤放、分別炒制。攤放的地方要通風干凈,攤葉厚度不超過20厘米,攤放時間不超過10小時。鮮葉經攤放后,再進行炒制,信陽毛尖其實是屬于鍋炒殺青的特種烘青綠茶,分為生鍋和熟鍋兩次炒。炒生鍋的主要作用是殺青并輕揉。將鮮葉投入斜鍋中,每次投葉750克,再用竹茅扎成束的掃把,有節奏地挑動翻炒。經3-4分鐘,葉變軟時,用掃把末端掃攏葉子,在鍋中呈弧形地團團抖動,使葉子初步成條。炒熟鍋是用掃把呈弧形來回抖動,予以緊條和理條,使茶葉外形達到緊、細、直、光,然后將茶葉攤放在焙籠上。約經半小時,再放到坑灶上烘焙,直至成品。
信陽毛尖風格獨特,茶葉外形細、圓、緊、直、多白毫,干茶色澤翠綠或綠潤湯色、葉底均呈嫩綠明亮香氣芬芳清高,并不同程度地表現出毫香、鮮嫩香、熟板栗香;葉底芽葉完整,嫩綠肥壯、勻稱。宋代大文學家蘇軾曾嘗遍名茶而揮毫贊道“淮南茶,信陽第一”。
品飲信陽毛尖通常使用白磁茶杯,投茶量在茶杯的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用85℃左右的熱開水進行沖泡。古人品信陽毛尖時,多采用信陽當地的泉水,泉水清碧澄澈,絕無污染,以山泉沏山茶,慢斟細飲,樂在其中。明代羅廩在《茶解》中曾有這樣的描述:“山堂夜坐,汲泉煮茗,至水火相戰,如聽松濤,傾瀉人杯,云光瀲滟,此時幽趣,難與俗人言矣!”
信陽毛尖滋味醇厚甘爽,品飲后回甘生津,沖泡四五次,尚保持有長久的栗香,實屬難得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