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碗泡茶茶逾香
發布時間:2024-08-24 點擊:61
大凡愛茶之人,都會選一套心儀的茶具,來陪伴自己悠然自得的品茶時光。閩南和廣東潮汕一帶因流行功夫茶,自古以來人們一直喜歡使用蓋碗泡茶。
也許是長期生活在南方、喝鐵觀音的緣故,所以我對蓋碗情有獨鐘。以至于宜興的朋友來訪,要送兩把紫砂壺給我,泡起茶來竟然笨手笨腳的。讓愛壺如命的宜興人大惑不解:“原來你會喝茶,卻不會泡茶!”
說實話,我早就對紫砂壺很感興趣,曾一度達到癡迷的程度,只是泡茶時感覺很不便,老是使不上勁。
家中收藏十幾把壺,經專家鑒定還算得上“珍品”,卻疏于養護與照顧,愛壺人連稱“可惜”!
南方人喝茶有先觀色、聞香再品味的習慣,用壺沖泡無疑會受到限制,而蓋碗則能得心應手。更重要的是,蓋碗上大下小,茶葉放進去積聚一起,水一沖便迅速、均勻翻滾,謂之“翻江倒海”,使茶葉與水全面接觸。難怪魯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這樣寫道:“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于是用蓋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確是好茶葉。”
當然,蓋碗泡功夫茶要有空閑時間慢慢品,大忙的時候或人多的場合也常常用大茶壺泡茶。在閩南茶鄉,主人待客一般都用蓋碗,如果用大茶壺可能會被視為怠慢客人。但潮汕功夫茶也喜歡用本地泥制的壺,這種砂陶壺不僅有外在的古樸,還易發散,使濃濃的茶湯不易餿,無“熟湯氣”。
與南方的功夫茶不同,四川和北方的蓋碗泡茶法也非常獨特。
最流行蓋碗茶的要算四川,多數茶館和尋常百姓家里十有八九使用蓋碗。巴蜀的蓋碗茶以獨特的蓋碗茶具、高超的沖茶技藝以及別有風味的茶館,而自立于世界茶飲之林。沖泡蓋碗茶的“茶博士”有一手絕活,一手提長嘴大銅壺,一手拎數十套茶碗;擺放茶碗快捷利落,如彩蝶飛舞;沖茶能隔座添水,讓水柱凌空而降,翻騰有聲;而一當茶水與碗沿相齊,就戛然而止,碗外不留一滴。
北京的蓋碗泡法更為講究。道家認為,萬物的一生一滅都遵循著“道”的循環規律。古今茶人常把溫盞、投茶、沏泡、品飲、收杯、潔具、復歸,視為是一次與大自然親近融合的歷程,是茶道精神的體現。這在京都的蓋碗泡法中叫做“茶倉歸一”。
但是,用蓋碗泡茶并不容易。滾燙的沸水沖泡瞬間,就得用拇指和中指緊握碗緣、食指按住碗蓋,在幾秒鐘內把茶湯倒出來,初學之人往往會感到燙手,不敢輕易試手。
雖然有人說:“世間茶具紫砂為首”!相比其它茶具,紫砂壺具有透氣不透水的特點,保氧時間要長得多,能盡得茶之色香味韻,且兼具極高的鑒賞和收藏價值,紫砂與茶可謂是天生絕配。但是,精品瓷器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蓋碗的蓋為天、托為地、碗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素有“三才碗”、“三才杯”之稱。
我認為,蓋碗和紫砂壺都是好茶具,愛茶之人完全不必厚此薄彼,不管哪一種茶具只要用起來得心應手就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