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泡普洱茶有哪些講究?如何才能把茶泡好
發布時間:2024-08-24 點擊:55
常常有茶友問我如何才能把茶泡好?我認為,要想泡好茶,必須要先了解影響泡茶的一些基本要素。
一、茶質。茶質的優與劣對茶的口感幾乎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就好像雞蛋無論如何都孵不出鳳凰一樣,臺地茶怎么也不會泡出古樹茶的口感來。因此,對品質有追求的朋友們,在選茶上盡可能的講究一些,好的茶不但帶給你視覺、嗅覺、味覺的享受,還能夠引起你精神上、身體上的共鳴。
二、泡茶的器皿。器皿對茶的影響可謂舉足輕重,我泡普洱多使用紫砂壺,因為紫砂壺有良好的透氣性能,泡茶不失味,能較好的保存普洱茶的香氣和陳味。再就是用蓋碗沖泡,它不吸味,可泡出它的真實口感,多用于試茶和鑒定茶。
三、水質。好水必須符合清、輕、甘、活、潔、洌六個條件,泡普洱茶原則上選用軟水為佳,如純凈水、礦泉水,我比較鐘情農夫山泉,其不但令陳味彰顯,還令湯感變得柔軟、粘稠。此外,王仙嶺的山泉水也是我的至愛,尤其是剛打出來的水,冰冷清冽,用它來泡新茶,更能呈現出新茶的鮮爽與活力。
四、氣溫。氣溫對茶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同樣一款茶,在20度以上的環境下品飲和0度環境下品飲,口感天壤之別。我在冬天就經常在早上把茶室空調開足,把茶醒好,為的是晚上能夠在溫度和茶性都充分適宜的條件下品飲。
五、濕度。空氣濕度大,就代表著空氣中水分含量越多,而普洱茶極易吸收水分。水是萬物的生命源泉,在這種情況下茶多酚類,咖啡堿,蛋白質,氨基酸,芳香族化合物,碳水分化物,果膠物質,色素,維生素等轉化異常活躍。我就做過多次實驗,三至四月份,尤其是南風天,茶味會變酸、香氣會變淡且低沉、悶鈍。
六、水溫。水溫對茶湯香氣、滋味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由于普洱茶受到采制部位,時間,工藝和后期存儲等方面的影響,沖泡時對溫度有較高要求。我認為對宮廷普洱、較嫩的春茶、芽頭、輕度發酵的熟茶等用85至90度的溫度,因為這些部位和工藝制成的茶葉較嫩,而茶葉中青草香、花香等低沸點香味需要適宜。
六、水溫。水溫對茶湯香氣、滋味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由于普洱茶受到采制部位,時間,工藝和后期存儲等方面的影響,沖泡時對溫度有較高要求。我認為對宮廷普洱、較嫩的春茶、芽頭、輕度發酵的熟茶等用85至90度的溫度,因為這些部位和工藝制成的茶葉較嫩,而茶葉中青草香、花香等低沸點香味需要適宜的溫度才能更好的發揮出來。
高溫不僅會降低茶葉的香味,同時也會影響茶葉醇厚甘甜的口感;對于夏茶、秋茶或者中度、重度發酵的普洱茶則可使用較高的溫度,因為這些茶表皮細胞角質層厚,細胞壁不容易破裂,細胞液溢出少,浸泡葉營養物質分解、轉化慢,需要高溫才能將潛在的香味催發出來。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泡茶時水線的粗細也會影響到水溫,較細的水線溫度相對較低,適合泡具有低沸點香味或較嫩的茶葉,而較粗的水線具有較高的溫度,適合低品級,葉片粗大的茶葉。
七、環境。普洱作為一種有深厚文化底蘊和歷史傳承的茶,無論泡茶還是品飲都應該在優雅的環境中進行,最好配以古箏等民樂,在嘈雜喧囂的集市品茗無論如何是尋不到普洱的真味的。
八、天氣。我和諸多茶友曾經反復實驗過,就是有那么神奇!在晴空萬里和細雨綿綿,在艷陽高照和陰霾漫天的環境下品普洱滋味迥異,可見其真的有靈性。
九、投茶量。投茶量要根據泡茶的器皿和品茗人數而定,我通常的做法是,如果用壺泡,220cc的壺投茶5克,三到四人飲為宜,260cc的壺投茶8克,五到六人飲為宜。另外,還應先辨別泡的是緊壓茶或是散茶,一般散茶可多投一點;而緊壓茶因緊壓投茶量上可相對略少一點,但凡事都適皆最佳。
十、注水量。泡茶注水的多與少、滿與淺也是有講究的,水注滿則溫度高,適合泡老茶,水注得淺則壺里有空氣,水的活性好,適合泡新茶。
十一、出湯時間。普洱茶沖泡的時間可據各人口感而定,重口感的可多泡一會;反則縮短;另外還可根據水溫和沖泡次數而定,水溫太高,可縮短浸泡時間,而頭幾泡一般快沖快泡,后面則可隨著沖泡次數的增加而延長沖泡的時間。
十二、茶是否處在發酵活躍期。茶在發酵活躍期的表現就好像人在青春期的狀態一樣,起起落落十分不穩定,拼配茶尤其明顯。通常來說,三年以內的茶都會存在這種情況,次年的茶特別突出。此外,剛制作的普洱茶通常會有三個月的‘’發汗期‘’,處在這個時期的茶口感也會有影響。
十三、泡茶人的心理狀況。泡茶人的心情對普洱茶沖泡也是至關重要的,他的心靜不靜將左右他的動作合不合理,他的動作合不合理將左右他泡的茶芳不芳香,茶湯的口感會隨著他的心情變化而變化。只有在平常心態下,動靜結合,舒緩有度,用心與茶對話,茶才會把它最美的一面展現給你。
唯有融入其中,方能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