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女兒出生就做了一款茶,準備給女兒做嫁妝!29年后,這些茶翻了四十余倍!_鐵觀音
發布時間:2024-08-12 點擊:70
福建安溪有一位老茶人。他出生于茶葉世家,自小由父輩傳教制茶技藝;他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烏龍茶鐵觀音制作技藝傳承人;他親手制作的手工茶“魏十八”賣到了每斤18萬元的超高價格;他在女兒出生之時還做了一款茶,如今價值已超萬元。
他是魏月德,它叫“女兒紅”。
初聞“女兒紅”,或許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會是那款世人皆知的陳年佳釀。這款與紹興女兒酒同名的陳年鐵觀音,與其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同樣是穿越歷史長河,經過漫長歲月浸潤;同樣是百般滋味,個中體會在心頭;同樣是越存越醇厚,沉醉其中。前者醉人,后者醉心,是非輕易得之的近三十年老鐵。
一壺女兒茶,泡出二十九年的情長與茶香
1988年九月初十,對他人來說或許這只是一個極其普通的日子。但對于魏月德而言,卻意義非凡。就在這一天,他的大女兒出生,同時也是其祖先魏蔭的生日;也就在這一天,他拋開一切光環,僅以父親的身份為女兒親手制作了一批嫁妝——女兒茶。
在鐵觀音的茶香中,魏月德便為我們講述了關于女兒茶的傳奇故事。“那時候茶葉其實很便宜,一斤才八九塊。大女兒出生之后,一是出于父親對子女的心意和情懷,二是我本來就有存茶的習慣,就干脆做了2000斤茶存起來,作為女兒的嫁妝,所以有了今天的女兒茶。”
專門存下來的老茶,變成無價之寶
實際上,據魏月德告知,他最早開始存茶是在1985年,同年在安溪創建了一家茶葉廠。“我算得上是當時安溪的首個個體戶。從建廠伊始,我便開啟了大量種植茶葉的模式,不依每年的銷售情況變化,都會固定存放一批茶葉。”
“我從小開始做茶,到那個時候已經做了十幾年了。在80年代的安溪,真正賣鐵觀音的都很少,而有意識去存茶的人就更少了。后來,別人家賣茶,我除了賣茶還存茶,只是那時候存量不算多,僅僅是作為一種紀念。”
從最初每斤定價880元的價格,到2000年每斤出廠價上升至8800元,再到市場價被炒至38800元一斤。二十余年間,這款女兒茶的價值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遞增,又因其存量不多的稀缺性,如今價格已經翻漲了四十余倍。
一放不動,一存到位
談及女兒茶,魏月德打開話匣子,一改初見時的嚴肅穩重,臉上綻放出自信爽朗的笑容。
“我們魏家有個傳統,嫁女兒是送兩棵茶苗,朋友來訪也是送兩棵茶苗。我制作的女兒茶一共四批,在每一個女兒出生時都做了2000斤茶,放到現在只剩下1000多斤。”
“這些茶全部是手工茶,都是采用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茶樹作為原料。那時候做的茶,很純粹。料好,工藝佳,而且都是我自己親手制作。所以這將近30年的女兒茶,得來不易。”
關于這批“寶貝疙瘩”的存放,魏月德用八個字概括:一放不動,一存到位。“在存放上,女兒茶都是以60斤一包為單位,存儲環境的要求和其他茶類差不多,陰涼避光處即可。但在此之前,茶葉原材和工藝至關重要。產自安溪高海拔地區的鐵觀音,經過傳統手工工藝及時間洗滌之后,完善存儲下來才是真正的老鐵老茶。除此之外,存放的茶葉一定是要干透的,水分不能超過3%—4%,這樣才能夠放久、變寶。”
制作一泡好茶,絕非簡單之事
眾所周知,安溪鐵觀音在中國的茶葉中算得上是最“嬌貴”的,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才能制作出一泡好茶。也正是由于在安溪這片飄香的土地上,其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氣候為鐵觀音提供了絕佳的生長環境。
在前面我們提到,存儲老茶的關鍵在于原材和工藝。
事實上,鐵觀音是所有茶類香氣最為高揚的,也是中國茶類當中工藝最復雜的。其特殊性在于香氣,一泡茶可以多變香味,具有唯一性。“其香氣形成:一是因地制宜,安溪處于近海不海,近山不山的地方。海拔600—1600米左右的高度,最適合鐵觀音的生長;二是工藝特殊,從祖輩流傳下來的十八道制茶技藝,環環相扣,這也是形成香氣多變的重要原因。
工藝十八道,三天三夜講不完
“鐵觀音的香是搖出來的,韻是炒出來的,形是捏出來的,味是焙出來的”。關于搖青,魏月德自己有個形象的比喻叫“死去活來”。
“死去活來,陰陽顛倒、火里逃生、千錘百煉、百抓不變,經得起考驗才是最高境界。不管是外形、揉搓,其他茶類都比不得鐵觀音耐熬,不怕高溫燒,不怕開水泡,不怕熱水來洗澡。它的性質是水溫越高,香氣越高,所以又叫火里逃生,死不去活得來。”
這其中力道的輕重、時間的長短、次數的多寡,全靠魏月德的感官經驗來把控。一片看似普通的茶葉,經過魏月德雙手的細心打磨,散發出動人的魅力;經過時光的洗禮,煥發出更高的價值。
老茶你喝一下,你就知道是什么味道
在武俠小說中,常常看到主人公在談興正酣之時,豪氣一語:來人,拿18年女兒紅來,老子要不醉不歸。當談及老鐵,魏月德頗有這個味道,“我泡一泡29年的老茶給你們喝。喝了你就知道。我不說,茶湯自會告訴你。”
“這茶就這么放在辦公室,不怕潮。”魏月德一邊煮水,一邊說道,“老茶呢,最適合品飲的時間是30年。因為鐵觀音的轉化,五年是一個周期,10年一變,20年再大變一次,30年可就是最好喝的時候了。”
一經品嘗,輒難釋手
一泡老茶入肚,四肢開始微微發汗,喉頭發涼。老茶的茶湯,泡出后呈明顯的酒紅色,陳香味,滋味醇厚濃郁,回味悠長。
當退去新茶的銳利,余下甜柔的陳年鐵觀音,在歲月的沉淀下,價值得到升華。品飲之前,充滿許多懸念與聯想,而一旦入口,答案便赫然在目。
熱熱喝,冷冷來
“老茶特點熱熱喝,冷冷來。茶是熱的,但我們喝進去便有喉頭發涼的感受。是不是老茶,一喝就知道。它的茶氣、茶性和茶勁都不一樣,香氣和韻味都不同,這種內含物質已經變化。越久越香,當你喝到自然帶來的果糖香味,就是最佳的滋味了。”
事實上,但凡經歷過時光洗禮,都堪稱經典。那些經過年份的沉淀,被時間和品飲者篩選出來,并牢牢記住的滋味,才值得品味與珍藏。
有性又有勁,放久能治病
“老茶是具備茶性且又有茶勁的。”作為安溪鐵觀音的正脈,魏家還一度流傳著一句俗語:現喝好,存放寶,放得越久茶更好。由此可見,老茶除了品飲價值之外,喝老茶也有益身體健康。
據說,安溪人家家戶戶都有存老鐵的習慣,并且也有拜鐵觀音的習俗。安溪鐵觀音歷代存放都是作為藥用。“在以前鐵觀音都是拿來治病救人的。那時候除了達官貴人、寺廟,也就是醫館才有得用,可以說,在那時候到了一兩難求的境地。直到清朝末年之后,民間才出現賣鐵觀音。”
“關于陳年鐵觀音的品飲價值那就可多了。”魏月德如是說。“大家都說,喝老鐵具有抗衰老、養腸胃,利便利尿的功效。實際上,熟茶鐵觀音也具備,只是老鐵更好。民間有人將它作為偏方,腹痛的時鐵觀音里加點蜂蜜,喝了就好。雖然,在藥用價值上還沒有明確的檢驗報告,但鐵觀音半發酵的工藝的確是對人體有好處的。”
肩負傳承之責,茶贈有緣之人
隨著改革開放,安溪政府大力扶持,安溪鐵觀音越來越受到茶人們的追捧。在這一點上,魏月德表示,“這是以前不敢想象的,也是非常難得的。作為傳承人,有責任做好茶,存老茶,讓大家喝到真正的安溪鐵觀音。”
1988年的女兒茶,至今剛好29年,距離老茶最好時光還有一年。“目前市場上炒價比較嚴重,我就萌生一個想法。等女兒茶30年的時候,拿出一部分來回饋茶友和市場。”
魏月德表示,屆時會用簽字搖號的方式,有點類似于買房。如果是有緣之人,搖號搖中了就可以用每斤8800元的價格購買,相當于內部特供價。“如果沒緣,對不起,有錢也買不到。”
對話魏月德
2016年4月26日,陳香型鐵觀音國家標準出臺。其中明確指出,陳香型鐵觀音是以鐵觀音毛茶為原料,經過撿梗、篩分、拼配、烘焙、貯存,至少五年以上等獨特工藝制成的具有陳香品質特征的鐵觀音產品。
對于成就一泡好的陳香老鐵,好原料、好工藝、好倉儲,一個都不能少。除此之外,還應該有制茶人的用心和市場的反思。
清籟茶葉:怎樣看待陳香型鐵觀音的國標出臺?
魏月德:作為鐵觀音的一分子來說,30多年的做茶經歷,讓鐵觀音早已融入我的靈魂。我愛鐵觀音,這是不可置疑的。對于國標的出臺十分高興,其隨之而來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
而我作為傳承人,也肩負著一定的使命。國家實行政策在其一,落到實處關鍵還在于我們制茶、賣茶人該怎么做。之前我去一所學校講課,就說到中國六大茶類,都是好茶,沒有一個不好的。關鍵在于,怎么做,怎么樣對待茶。
魏家祖訓:做茶先做人。這也是我對茶農曾說過:做好茶,賣好價的原因。其實就是這么簡單的一個道理,我也一直遵循這個道理。
清籟茶葉:如何辨別安溪鐵觀音老茶?
魏月德:陳年鐵觀音,和其他茶類不一樣。第一,因鐵觀音的品種純正,唯一性,跟六大茶類其他品種不同。第二是因為其半發酵的工藝。真正的老茶,清純優雅,甘甜醇潤,具有陳香味、韻足等特點,這也是老鐵的特別之處。
辨別安溪鐵觀音老茶,第一要看外形、聞香氣、品味道;第二要看年份;第三要看產地,這也是最為關鍵的。不是別人說老茶好,你就買。老茶也分好壞和等級,是特級老茶呢,還是一級老茶,這跟原料和工藝有很大關系。
老茶很好,老茶是寶,能夠喝到老茶也是福氣。面對如今魚龍混雜的茶葉市場,作為鐵觀音傳承人,我不能說假話,真正的老茶量是很小的。所以,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切勿盲目跟風,一定要認真辨別,買老鐵一定得是安溪鐵觀音。
清籟茶葉:如何看待市場上對安溪鐵觀音褒貶不一的評價?
魏月德:真正的安溪鐵觀音占比是三分之一,有三分之二是安溪縣外的鐵觀音。
鐵觀音名氣越大,風險就越多,面臨的困難挑戰也越大。目前市場上多少人都在講老鐵,其中有多少真假不論,甚至還有注冊商標才10年,就開始銷售30—50年的老茶,這樣必定會影響到真正安溪鐵觀音的形象。
現在,安溪鐵觀音名氣越來越大,市場上有褒有貶,從早幾年的輝煌一時,落得給假冒安溪鐵觀音買單一市的下場。
我們在做好茶的同時,還要反思,市場也需要反思。所以我勸市場勸消費者,一定要明智選擇老鐵,不要再讓劣質老茶的黑鍋,讓安溪來背負。
撰稿:胖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