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西湖龍井茶祖宗
發(fā)布時間:2024-08-11 點擊:66
神話故事是我國寶貴的民間文藝瑰寶。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富有智慧,他們憑借豐富、大膽的想象,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瑰麗、多彩、優(yōu)美的神話故事,創(chuàng)造出一個個離奇的人物形象……
早先,西湖龍井是個荒涼的小村莊。山岙(ào)岙里,稀稀拉拉地散落著十來戶人家。人們在遠(yuǎn)山上栽竹木,在近山上種六谷,一年到頭過著凄苦的日子。
村邊有間透風(fēng)漏雨的破茅屋,里面住著個老大媽。老大媽沒兒也沒女,孤苦伶仃一個人。她年紀(jì)大了,上不了山,下不了地,只能照管照管屋子后邊的十八株茶樹。這些茶樹還是她老伴在世的時候栽的,算起來也有幾十年啦。老茶樹缺工少肥,新葉出得很少,每年只能采到幾斤老茶婆。
老大媽是個好心的人,她寧愿自己日子過得苦點,每年總要留下一些茶葉,天天燒鑊(huò)茶,在門口涼棚下擺兩條板凳,給上山下嶺的過往行人歇腳時解渴。
有一年除夕,天降大雪,左鄰右舍多少都辦了點年貨,準(zhǔn)備應(yīng)付著過年。老大媽家里實在窮,米缸也快空啦,除了甕(wènɡ)里剩的幾把老茶婆,別的什么也沒有了。但她仍舊照著老規(guī)矩,清早起來,抓把茶葉撒在鑊里,發(fā)起旺火,坐在灶前燒茶。
這時,忽聽“咿呀”一聲,茅屋的門被推開了,進來一個老頭兒,身上落滿了雪花。老大媽忙站起身來招呼:“老大伯呀,這山上風(fēng)雪大,快進屋里坐。”
老頭兒撣(dǎn)撣身上的雪花,走進屋里,一面向著灶洞烤火,一面跟老大媽搭話:“老大媽,你鑊里燒的啥東西呀?”
“鑊里燒茶哩!”
“今天除夕,明天就過年啦。人家都忙著準(zhǔn)備三牲福禮,你家怎么燒茶呢?”
老大媽嘆了口氣,說:“唉,我孤老太婆窮呀,辦不起三牲福禮供神,只好每天燒鑊茶給過路人行個方便。”
老頭兒聽了哈哈笑道:“不窮,不窮,你門口還放著寶貝呢。”
老大媽聽了很奇怪,伸出頭去向門外看了看,仍舊是松毛搭的涼棚底下兩條舊板凳,還有墻角落里一只破石臼(jiù),破石臼里堆滿陳年垃圾——一切還是老樣子。
老頭兒走過來指指那只破石臼,說:“喏,這就是寶貝!”
老大媽只當(dāng)老頭兒跟她尋開心,就笑著爽快地說:“一只破石臼也算寶貝啊!你若喜歡,就把它搬走好啦。”
“喲,我怎么好白拿你的寶貝!把它賣給我吧,我這就去叫人來抬。”老頭兒說完,就冒著大雪走了。
老大媽望望破石臼,心想:石臼這么臟,叫人家怎么搬呀?便把里面盛的陳年垃圾扒在畚箕(běn jī)里,埋到屋后那十八株老茶樹的根頭。又到西湖龍井拎來幾桶清水,把破石臼洗刷得干干凈凈,洗下來的污水也潑在老茶樹的根頭。
老大媽剛把破石臼弄清爽,那老頭兒帶著人來了,他到門口一看,竟大聲叫起來:“哎呀,寶貝呢?哎呀,寶貝哪去了呀?”
老大媽被弄得越發(fā)糊涂了……她指著破石臼說:“這……這不是好好地擺著嗎?”
“噯,你把里面的東西弄到哪去啦?”
“我把它倒在屋后的老茶樹根頭了。”
老頭兒繞到屋后,一看果然如此,不禁連連跺腳道:“可惜,可惜,這破石臼的寶氣就在那堆陳年垃圾上,既然把它埋在茶樹根下了,就成全這十八株老茶樹吧。”說完,老頭兒便領(lǐng)著人走了。
過了除夕過新年,很快,春天到了。這年,老大媽屋子后邊那十八株老茶樹,竟密密麻麻地生出一片蔥綠的嫩芽來。采下的茶葉,又細(xì)又嫩又香。
鄰居們見老大媽的茶樹長得這樣好,大家就都砍掉竹木,收了六谷,用這十八株茶樹的籽兒,在遠(yuǎn)遠(yuǎn)近近的山頭上種起茶樹來。一年又一年,越發(fā)越多,越發(fā)越旺。到后來,西湖龍井這一帶地方漫山遍野都栽滿了茶樹。
因為這一帶地方出產(chǎn)的茶葉又細(xì)又嫩又香,喝起來味道特別鮮美,所以“西湖龍井茶”便在各地出了名。
直到現(xiàn)在,茶農(nóng)們都說,那老大媽屋后的十八株茶樹,是“西湖龍井茶”的祖宗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