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鳳慶大葉種”?
發布時間:2024-03-13 點擊:94
@老樂:屬于有性系、喬木型、大葉類、早生種。原產于臨滄市鳳慶縣大寺鄉、鳳山鎮等地,明代《徐霞客游記》記載的“太華茶”。主要分布在鳳慶、昌寧等滇西茶區。是我國1984年首次認定的國家級良種,葉形橢圓或長橢圓,葉色綠潤,葉面隆起,葉質柔軟,便于揉捻成條。
嫩芽綠色,滿披茸毛,持嫩性強,一芽三葉百芽重90克,較勐庫大葉種輕,沒有勐庫種肥壯。春茶一芽二葉含氨基酸2.9%,茶多酚30.2%,咖啡堿3.2%,兒茶素總量13.4%。故成品茶條秀毫顯,鮮爽度優于勐庫種,但收斂性(茶氣)強而弱于勐庫茶,滋味濃而甘甜,是加工普洱茶的上乘品種。
@云南勐庫普洱習茶人:云南鳳慶大葉種是早些年的勐庫大葉種移栽到鳳慶后,與當地的品種雜交,產生的特殊品種。它既具備勐庫大葉種內含成分多的優勢,又具備當地原生品種的香氣,它是我們現在所有品種當中所能夠發現的最適合做紅茶的品種。這樣的原料做出來的茶才有典型的滇紅味。
@球在益茶:鳳慶大葉種原產于臨滄市鳳慶縣大寺鄉、鳳山鎮等地,1985年認定國家級良種。鳳慶大葉種為有性系喬木型,特大葉類,早生種。植株高大,分枝部位高,樹姿開張或半開張,葉片呈水平或向上斜生。
葉長12.6~20.5cm,寬5.2~8.1cm,葉形橢圓,葉面隆起,葉色綠,富光澤,葉片較厚軟,便于揉捻成條。葉脈9~14對,葉緣呈波波,葉齒稀淺。鳳慶大葉種所含茶多酚和咖啡堿等有效物質較多,最適制的茶類是普洱茶和紅茶。
鳳慶大葉種抗寒性和適應性較勐海種強,產量高,主要分布在鳳慶、云縣、昌寧一帶,20世界80年代中后期被大量引種至云南各地。
@香香茶坊:鳳慶大葉種茶多酚含量較高,故在紅茶發酵過程中產生的茶黃素及茶紅素就比較多,而茶黃素及茶紅素正是決定紅茶好環的兩個最重要的指標,加上鳳慶茶區多為山區,海拔落差大,溫差大,水質較好—多為山泉水,故發酵紅茶條件得天獨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