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熟茶發酵技藝再次取得重大突破 揭秘全新罐試可控固態發酵
發布時間:2025-04-24 點擊:5
2016年12月9日,2016年大益嘉年華重頭戲大益發酵論壇和營銷論壇在勐海茶廠內展開,大益高層領導、行業專家、部門負責人,還有大益各授權渠道服務商以及專營店伙伴,益友會會員共同參與了此次論壇。
9日10時,黑馬技術重大工藝突破暨普洱茶罐式可控固態發酵生產線建成發布會在勐海茶廠技術中心四樓報告廳舉行。
安徽農業大學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宛曉春;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研究生導師江用文;湖南農業大學藥用資源工程系主任,茶葉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劉仲華;浙江農林大學文化學院院長,第五屆矛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云南農業大學副校長,教授,研究生導師徐昆龍;云南省高原特色農業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教授,研究生導師李永忠;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主持工作副所長,研究員何青元;安徽農業大學茶葉食品學院副教授,研究生導師寧井銘;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系教授,研究生導師吳瓊;云南大學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所長,副研究員,研究生導師唐蜀昆;大益集團微生物研發中心主任,高級工程師高林瑞等行業專家出席了發布會。
大益集團吳遠之董事長首先向眾多來賓致歡迎辭,他講到:“茶是知識經濟,茶的工藝技術含量是很高的,繼上世紀70年代普洱茶人工渥堆發酵技術在勐海茶廠試制成功以來,幾代大益茶人薪火相傳,精益求精,不遺余力地展開制茶技術的努力。不管是過去還是未來,大益將矢志不渝地在科技普洱的發展道路上繼續前行,為廣大消費者奉獻更為健康的優質茶品,從技術層面引領普洱茶行業進入更先進更科學的時代。”
經過多年艱辛探索與反復試驗, 2016年大益hmfe-7號普洱茶罐式固態發酵技術研制成功,并榮獲國家實用新型發明專利(專利號:zl 2015 2 0203678.x)。罐式固態發酵,真正做到以健康為導向,實現普洱茶全程人工可控密閉清潔化發酵生產,營造更加穩定的微生態環境,促使普洱茶內含微生物的比例更科學、種群更和諧,又一次引領普洱茶行業實現歷史性的跨越。
大益微生物研發中心主任、高級工程師高林瑞;云南大學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所長、副研究員、研究生導師唐蜀昆為現場眾多技術專家及聽眾為進行了有關大益hmfe-7號普洱茶罐式固態發酵技術及其應用展望的詳細解讀,分別就普洱茶第一代發酵技術——自然發酵;普洱茶第二代發酵技術——人工渥堆發酵;普洱茶第三代發酵技術——微生物制茶法;大益菌群;微生物制茶法重大工藝技術突破——普洱茶罐式可控固態發酵技術進行了生動闡述。
發布會結束后,專家與嘉賓們集體參觀了最新落成的大益普洱茶罐式可控固態發酵生產線,通過現場實際觀摩進一步了解了此項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