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種類和它的形狀
發布時間:2025-04-16 點擊:11
普洱茶的制作須經殺青,揉捻,干燥,后熟幾道工序,成為普洱散形茶。再經蒸壓,成為形態各異,名稱不同的普洱緊壓茶,包括沱茶,餅茶,方茶,緊茶等。
散茶:制茶過程中,未經過緊壓成型的,茶葉狀為散條形的普洱茶為“散茶”。有用整張茶葉制成的索條粗壯肥大的“葉片茶”,也有用牙尖部分制成的細小條狀的“牙尖茶”
沱茶:形狀同飯碗一般大小,每個凈重100克或250克,現在還有迷你小沱茶每個凈重2克—5克。沱茶名稱的由來,有很多傳說。有的說曾行銷四川沱江一帶,故得名。有的說,此茶古稱團茶,團,沱一音之轉而相通。還有他的說法是它以穆陀樹葉制成,故名,說法蕓蕓。四川重慶也出產沱茶,可是質地和普洱茶的相比就略遜一籌了。
餅茶:緊壓成扁平圓盤狀。分大小餅茶兩種。大餅茶又稱為七子餅茶,每塊凈重375克,每七個為一筒,每筒重2500克。外面以筍殼包裝。七子在中國是一個吉利的數字,七子做為多子多福的象征,早已深入人心。這是云南茶葉銷售最早的標準化嘗試。源自清雍正13年(1735年),當時清政府為減少糾紛,規范市場,統一云南普洱茶邊銷茶為七子餅茶,每七餅為一筒,重量為“老兩”的四十九兩。這個標準非常成功,到現在仍以七子餅為主要包裝形式。七子餅茶原產于云南省西雙版納地區,以易武(今思茅縣東南)為最多.現主要由云南省勐??h生產,昆明市,景東縣,下關(今大理市)等也有壓制.它選用了3-8級滇青毛茶為原料,經篩分,拼配,潮水嶇堆,蒸壓成型而制成.七子餅茶外形圓整,表面均勻顯亮,色澤黑褐油潤,有特殊的陳香味,濃醇可口. 七子餅茶形似圓月,是云南傳統出口品種,暢銷港、澳和東南亞 一帶。過去民族,兒女親事,非送七子餅不可,相傳至今,旅居東南亞一帶的僑胞,現在也很盛行。 七子餅茶同其它種類的普洱茶一樣,具有很強的多種保健功效,歷來被認為是一種具有保健功效的飲料.現經國內外有關專家的臨床試驗證明,它具有降低血脂,減肥,抑菌消炎,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醒酒解毒等多種功效.因此,它素有"美容茶"."減肥茶","益壽茶"和"窈窕茶"之美稱. 七子餅可以長久陳放,每多放一年它的品質及價值都會向上攀升一個檔次,所以歷經年深日久,一個普通的七子餅也會從平凡到卓越.目前市場流通的普洱茶一般為5年,7年以上的茶就已經很貴了,10年以上的茶就算上乘的品質了.20年以上的茶在流通領域中已是極為罕見了.30年以上的普洱就可以拿到拍買會上去拍買了.40年以上的普洱茶可稱的上國寶級的茶了.我國現存的一塊金瓜貢茶是清朝末年的,僅作為展品被國家收藏.可見七子餅存到百年以上都可以,越陳越好,收藏久了,它就不僅僅是茶葉了,而是文物,價值不菲.
普洱茶都采自喬木型大葉種,這種茶樹高葉大,多酚類,咖啡堿,水浸出物含量高;因此,普洱茶不僅解渴提神,而且長期飲用對治療痢疾,降低血脂和膽固醇含量,藥效比較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