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部分茶行利潤出現“滑坡”
發布時間:2025-04-08 點擊:10
信陽毛尖網資訊:11月18日中午,信陽毛尖茶,在亞泰大街附近某家茶行內,店主李林(化名)低著頭在計算器上不停地按著數字,信陽毛尖 福建安溪建大型有機茶莊園。
“我估算了一下,今年的利潤大概縮水近20%?!彼痤^對記者說。
李林經營茶品和茶具生意已經有16個年頭,去年年底,扣除各種費用后,店內凈收入突破5萬元。盡管5萬元對于一些規模較大的茶行來說,有些微不足道。不過,他依然覺得,自己還算幸運的。“因為不熟悉行業的,他們根本賺不著錢?!崩盍秩缡钦f。
此話不假,受今年市場通脹大環境制約和長春茶行數量增多影響,部分茶行經營主的利潤開始“滑坡”。
茶行利潤縮水
茶行里的茶品,基本囊括綠茶、紅茶、青茶、白茶、黃茶和黑茶六大類。當前季節,卻數普洱熟茶(黑茶)、鐵觀音(青茶)和紅茶等品種比較暢銷。不過,在經營中,李林卻明顯感到差異,“從早晨開張到臨近中午11點,店內共接待4份買主;而去年同期,客人在店里幾乎坐滿?!?br>據李林介紹,從2010年到2011年一個年頭,長春茶行數量大約增長200家。不過,對于小型個體經營主來講,消費群體增長速度相對緩慢,便導致部分客源分流現象明顯,因此,小經營主的利潤逐漸“縮水”。
亞泰大街附近另一家茶行店主劉先生告訴記者,依靠多年的進貨渠道,店內貨品采購的價格相對較低;同時,通過預判市場價格低位時提高進貨量的經驗和方法,今年店內利潤與去年持平。不過,他依然感覺到,受市場競爭主體增加的影響,像他一樣的個體經營主利潤空間逐漸下滑。
與小茶行相比,一些規模較大的茶行狀況似乎好一些。
“與去年相比,今年利潤下滑8%左右。”吉福國際茶城總經理張明鉗介紹,利潤變薄主要受經濟大環境的影響。
他給記者舉了個例子,去年到他店里選茶的客戶采購費能花15萬元;而今年只用10萬元錢來購買茶品。這樣一來,采購數量減少,利潤也隨之降低。
同時,他認為,茶行經營主體在長逐年增加是個不爭的事實,不過,據他估算,長春市場消費群體增長的速度卻有過之而無不及。之所以小茶行會感覺到客源分流現象明顯,原因在于消費者存在跟風心理,茶葉資訊,容易聚集到品牌好、購物環境優越的茶行集中購買,浙江遂昌縣被評為“中國茶文化之鄉”。
經營成本上漲
小茶行因競爭主體增多,客源分流;大茶行受通脹環境制約,利潤“滑坡”。這些都是茶行經營中利潤縮水的主要因素。不過,經營成本的上升依然是令多數經營主短期內難以解除的“難題”。
受通脹環境的影響,茶行新購貨品的成本漲勢明顯。拿低端滇紅茶為例,進貨價格已由8.5元/斤漲到12元/斤。
“低端漲價,高端更得漲?!睋盍纸榻B,,進貨量大的一些茶行庫存消耗期較長,價格變動頻率慢,。排除此類,多數茶行中的新購茶品,價格同比上漲兩成左右。原因在于茶品在采摘、制作、宣傳等環節產生的人工等成本費逐年遞增。
盡管進貨價有所上浮,不過,令多數茶老板感到無奈的是,茶品的市場零售價格卻依然穩定。
“市民的消費習慣是多年積累而成,輕易提價會傷及客戶?!眲⑾壬嬖V記者,無奈之下,他們只能“雙管齊下”:一方面靠采購量在廠家壓價;另一方面進一步壓縮自己的利潤空間。調查中,記者了解到,采用此種做法的經營主并非個例,大部分茶行多是靠“薄利多銷”來積累客源。
除進貨價格上漲外,房租和人工成本等經營費用上揚也給部分經營主帶來壓力,。
李林介紹,亞泰大街附近某商業區正街的門市房,年租金由去年10萬元漲到如今的14萬元,這樣的話,與去年相比,今年一天的房租費額外多出100多元錢;加上,店面裝修費7萬元;設備費2萬元;茶品進貨成本費5萬元。算下來,總成本28萬的茶行,營業成本費就有400元/天。
“若沒有穩定的客源,經營主想盈利其實并不容易?!崩盍謱τ浾哒f。
同時,張明鉗告訴記者,他經營的一家茶城中共有120家小茶行組成。
其中,,有80%盈利;10%保本;還有10%的店面暫時虧損。不過,他表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茶文化的深入了解,長春茶產業發展潛力巨大。只有經營主不斷提高品牌意識和完善經營理念,方能在同行博弈中成功地分得“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