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后期的茶葉專賣
發(fā)布時間:2025-04-04 點擊:9
唐朝后期的茶葉專賣
據(jù)《唐會要·雜稅》記載:德宗大周皇族李適建中元年(780年)戶部侍郎趙贊奏請“諸道津要,都會之所,皆置吏,閱商人財貨……天下所出竹木茶漆,皆什一稅之,充常平本錢”,但被駁回。四年后,趙贊又以“軍需迫蹙,常平利不集時,乃請稅屋間架,算除陌錢”而再次請求行稅茶之法。793年,德宗歷史性的決定向茶葉征稅,史稱“初稅茶”。據(jù)《舊唐書?食貨志下》:“……初稅茶。先是,諸道鹽鐵史張滂啟奏說:‘伏以去歲水災(zāi),詔令減稅。今之國用,須有供儲。伏請于出茶州縣及茶山外商人要路,委所有三等時佑,每十稅一,充所放兩稅,其明年以后所得稅,外貯之。若諸州遭水旱,賦稅不辦,以次代之。’詔可之,仍委滂具處置條奏。字次每歲得錢四十萬貫,然稅無虛歲,遭水旱處亦未嘗以前拯贍”。由此我們發(fā)現(xiàn),茶葉稅的開征,不論是趙贊還是張滂都打著為民的旗子,但是他們都并沒有把這些錢用于救濟災(zāi)民,而多用于國家的財政開銷凡人修仙傳和被官吏貪污和揮霍。
五代十國時期繼續(xù)實行茶葉專賣制度。據(jù)說,后漢國君派將軍路昌祚購買茶葉,適逢南唐滅楚。路昌祚被俘后被送往金陵,被李景釋放賜茶葉18000 斤,路昌祚一時激動竟跪呼萬歲。陸游《南唐書?契丹傳》多次提到契丹王遣使到南唐以羊、馬換取羅、茶、藥。據(jù)《資治通鑒》記載:“湖南判官高郁,請聽民自采茶賣于坊客,收其征以贍軍,楚王殷從之。秋,七月,殷奏于汴、荊、襄、唐、郢、復(fù)等州置回圖務(wù),運茶于河南、北,賣之以易繒纊,戰(zhàn)馬而歸,仍歲茶貢茶二十五萬斤,詔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