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茶品牌大做茶文化文章——安溪鐵觀音
發布時間:2025-04-02 點擊:9
從組建茶藝表演隊,到打造茶博館;從建茶葉莊園,到明星代言……在茶葉市場中原逐鹿、群雄四起的今天,安溪縣茶企巧打“文化牌”,使茶業從單獨農副產品發展成為“雅產業”,從簡單營銷的初期品牌時代進入到以文化為核心的新品牌時代。
文化交融提升品牌品位
創建于2008年的安溪鐵觀音文化園,集茶品種觀賞、茶文化展示、茶產品展銷為一體,全景展示安溪鐵觀音發源、加工、制作等文化內涵,如今成為茶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
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三和茶博館,匯集全國六大茶類的標本、鐵觀音制茶實物收藏、全國書畫名家作品展覽、茶歷史文物展示等,是目前福建省乃至國內首屈一指的茶博物館之一。
此外,安溪鐵觀音集團的鳳山文化創意館,圍繞企業的發展足跡布館,不僅有各種傳統制茶工具,還有全國名家書畫。
而四進茶業則通過具有閩南鄉土氣息的民間口頭文學——“閩南四句”,以發揚本土文化為切入點,和自身的茶品牌相結合,進一步打開閩南市場。
感德龍馨茶業與北京吳東魁藝術館進行合作,成立的感德龍馨茶文化交流中心,將同為國粹的國畫和茶文化相結合,闡釋了中國深厚的茶文化主題。
業內人士分析,安溪茶企主動融入茶文化的建設與傳播,通過建創意館、博物館等創新方式,將鐵觀音茶文化與傳統文化結合,提升企業的品牌品位。
文化引領成就生活方式
品茶香、賞茶藝,逛茶園、看茶器……在首屆中國安溪鐵觀音茶莊園旅游節舉辦時,海內外嘉賓忘情于濃郁的茶文化氛圍之中。
茶莊園的主題是茶,植入旅游、文化等元素,讓人體驗品茗的樂趣,契合了現代人的生活消費需求。
據了解,從2009年開始,安溪縣啟動學習借鑒法國葡萄酒莊園生產經營模式,引導茶企投建茶葉莊園,把茶葉莊園作為拓展現代茶業文化、生態、產品和觀光休閑功能的重要載體,提升企業品位。
三和茗茶開設鐵觀音生活館,設有品茶區、斗茶區、茶品展示區、茶文化展示區、茶器具展示區等,集茶葉營銷、茶文化交流展示為一體。董事長吳榮山表示,以茶為核心,以文化為主要表現力,將茶文化與現代生活元素相融合,可以將茶文化轉化為優勢競爭力。
此外,八馬茶業、中閩魏氏和華祥苑等茶企紛紛開設茶業會所,為鐵觀音“會所時代”的來臨奠定基礎。
安溪鐵觀音同業公會會長王文禮說,高端茶會所的出現,將茶與文化、茶與高端圈層生活充分融合,使茶葉品飲真正成為一種高尚的休閑方式。
文化聯姻力推創意產品
北京大學茶文化經濟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楊江帆教授認為,茶業的發展有三步要走,產品到商品是第一步,從商品到品牌是第二步,第三步則是從品牌到文化。
如何把品牌上升到文化創意,安溪茶企做了有益的嘗試。
今年5月份,八馬茶業在法國巴黎日耳曼區等地區啟動“八馬賽珍珠全球巡回品鑒”活動,八馬品牌代言人許晴在現場與眾多名人及茶友共享鐵觀音神韻。7月份,華祥苑攜手國際影星李冰冰啟動“華祥苑2011全球東方茶文化巡回展”。
業內人士認為,在茶企數量劇增、品牌林立的今天,運用明星詮釋品牌定位,實施品牌營銷差異化經營,不失為明智之舉。
除了代言活動吸引眼球外,近年來,安溪縣還陸續拍攝《鐵爺茶館》、《回頭是遠方》、《南方嘉木》等茶文化主題影視作品,以及茶文化欄目劇《好“韻”喈喈來》、《鳳山茶歌》,都融入了厚重的閩南風土人情和茶文化,成為創新茶文化傳播模式的又一舉措。
“文化精髓的注入,讓茶葉從單純的商品變身為影響生活的載體。”安溪鐵觀音集團董事長林文僑認為,茶葉蘊含了豐富的中國本土文化,借助文化創意對茶產業進行開發,產品的附加值就會不斷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