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龍井茶傳說
發布時間:2025-04-04 點擊:7
西湖龍井茶之名始于宋,聞于元,揚于明,盛于清。在這一千多年的歷史演變過程,西湖龍井茶從無名到有名,從老百姓飯后的家常飲品到帝王將相的貢品,從中華民族的名茶到走向世界的名品,開始了它的輝煌時期。那么,我們接下來就了解下西湖龍井茶的傳說。西湖龍井茶傳說
傳說在宋代時,有一個叫“龍井”的小村,村里住著一個靠賣茶為生的老太太。有一年,茶葉質量欠好,賣不出去,老太太簡直斷炊。
一天,一個老叟走進來,他在宅院轉了轉,說要用五兩銀買下放地墻角落的破石臼。老太太正愁沒錢,便爽快地容許了。老頭十分高興,通知老太太別讓其他人動,一瞬間派人來抬。
老太太想,這輕易地就能得5兩銀子,總得讓人家把石臼干干凈凈地抬走。所以她便把石臼上的塵土、腐葉等掃掉,堆了一堆,埋在茶樹下邊。過了一會,老頭還真帶著幾個牛高馬大的小伙子來,一看干干凈凈的石臼,忙問石臼的雜物哪去了。老太太照實相告,哪知老頭沮喪地一跺腳:“我花了五兩銀子,買的就是那些廢物呀!”說完拂袖而去。老太太眼看著白花花的銀子從手邊溜走,心進而著實煩悶。
可沒過幾天,奇觀發生了:那十八棵茶樹新枝嫩芽一齊涌出,茶葉又細又潤,沏出的茶幽香怡人。十八棵茶樹老態龍鐘的音訊長了同黨相同傳遍了西子湖畔,許多同鄉來采辦茶籽。
漸漸地,龍井茶便在西子湖畔栽培開來,“西湖龍井”也因而得名。
龍井問茶
龍井位于鳳篁嶺上,三國時東吳曾來這里求雨,龍井因此而得名。北宋時,高僧辯才居住此地,為方便客來客往,整治山林,開通山道,龍井一帶方才旺盛起來。辯才好客,每有客來,喜奉一杯自植的香茗待客,龍井茶漸漸有了名氣。明、清以后,龍井茶聲譽鵲起,袁枚的《隨園食單》贊道“杭州山茶處處皆清,不過以龍井為最耳”。后來,龍井問茶入選新西湖十景,這里的茶葉和風景更加身價倍增,每年清明前后,谷雨時節,茶農采茶、炒茶,茶香飄溢,吸引了更多的游人。
“御茶”逸事
清代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來到龍井茶區觀看茶葉采制,品茶賦詩。在歸途中,將龍井茶葉帶回給太后,太后喝后肝火頓消,連說這龍井茶勝似靈丹妙藥。乾隆立即傳旨將胡公廟前的十八顆茶樹封為“御茶”,年年采制,專供太后飲用。自此,龍井蜚聲海內外,問茶者絡繹不絕。
開茶節
每年在三月底、四月初在西湖龍井茶鄉舉行,弘揚傳統茶文化,打造杭州茶都,建設全國最美麗城區。“西湖龍井開茶節”經申報推薦、初步篩選、展示票選等程序,已成功入選“浙江省最具影響力十大農事節慶。
以上內容就介紹到這里。西湖龍井茶素有“綠茶皇后”之稱,其原因之一主要得益于西湖龍井茶的功效及作用。西湖龍井茶是未經發酵而制成的茶性寒,故龍井茶的功效中較為顯著的一點即清熱、利尿。因此,西湖龍井茶天然健康的保健茶飲,同時也是我國十大名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