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年的茶是不是就算陳茶?茶葉的保質(zhì)期是多久?
發(fā)布時間:2025-03-26 點擊:16
“時間與茶”,其實是個涵括著極廣泛內(nèi)容的選題,即便單純以茶論茶,它也可以包括茶樹生長的時間,采摘的時間,制作中各個流程的時間,可供飲用或存放的時間、沖泡的時間、品飲的時間等等,何況還有泛而廣之,關(guān)乎生活、生命的那些哲思。
依循由淺及深,由物質(zhì)到精神的原則,今天先與大家分享的,是茶可供飲用和存放的時間,也就是茶葉保質(zhì)期的問題。
傳統(tǒng)的飲茶觀念,是貴新不貴陳,一般認為當年所產(chǎn)所制的茶為新茶,隔年便是陳茶。很多人認為陳茶是不能喝的,處置陳茶的方法通常就是丟棄。
那么隔年的茶是不是就算陳茶呢?
隔年茶并非陳茶
實際上茶葉的陳化是一種再自然不過的現(xiàn)象,但它陳化的速度是和環(huán)境溫度、濕度、茶葉的制作工藝、包裝等眾多因素相關(guān)的。
我們拋開那些被污染的茶不說,正常存放的茶葉,比如綠茶,它可能有1-2年不等的保質(zhì)期,但如果你把茶葉裸露地放在有陽光能經(jīng)常曬到的地方、潮濕的地方、甚至有異味的地方,那么其實也用不著1-2年,幾個月后它便基本失去了飲用價值;
相反,一款工藝合格的綠茶如果經(jīng)過很好的密封、避光、低溫存貯,那么即便放了幾年,其滋味也未必會有很大的變化,也許表現(xiàn)得還會比一些存放失當?shù)男虏韪眩?br>另外,有一些茶的采摘是在一年的中后期,比如秋茶。秋茶上市沒多久便隔年了——這個茶喝到來年秋茶上市,是很合理的一件事,竊以為不能算是陳茶。
還有一些茶,它的制作周期本來就比較長,從采摘到最后制作完成上市銷售,可能大半年就過去了。比如有些紅茶,需要很長時間退火;比如巖茶,需要反復走水和多次焙火——通常來說,這類茶適宜飲用的時間會比綠茶更長,常見的預包裝上多把這些茶的保質(zhì)期定義在2-5年。綜上所述,我們不能簡單地把隔年的茶定義為陳茶。
隔年茶,“變了”而非“壞了”
如果說,隔年的茶不一定是陳茶,那么,是不是過了所謂的保質(zhì)期后,茶葉就真的壞了、完全不能飲用了呢?
這里有個概念需要澄清:由于這幾年的食品安全形勢趨緊,而茶畢竟是要入口的東西,因此國家從行政層面上把茶葉列入“食品”,而不是從前界定的“農(nóng)副產(chǎn)品”,所以給茶定義了一個“保質(zhì)期”。但是茶葉實際上和很多其他的食品還是有差別的!
茶葉的保質(zhì)期,其實嚴格來說,應該是茶葉適宜飲用的時間——這個時間和茶葉的制作工藝、形制、包裝、存放的條件等有關(guān),過了這個時間,如果不是被污染了,那么,也并非不能喝了,它和其他食品過期了就不能吃還不太一樣:茶葉的所謂“過期”,通常是營養(yǎng)價值降低、風味變?nèi)酰刮幢厥亲兂捎卸居泻Φ牧恕8螞r,還有些茶葉會在時間的作用下轉(zhuǎn)化醞釀,減少了某些物質(zhì)、增加了另一些物質(zhì)——與其說它“壞”了,不如說它“變”了,從一種滋味變成了另一種滋味,從一種價值變成了另一種價值。
事實上,即使是普洱茶,正規(guī)大廠出來的某些新產(chǎn)品的預包裝上也會標注保質(zhì)期——但這個保質(zhì)期,我以為,應該叫做“建議飲用期”更科學。
以大家熟知的普洱茶為例,如果茶底子好、保存好,十年才會有較為明顯的變化——它是需要時間去轉(zhuǎn)化的,你要有耐心等待它慢慢成長。
對待那些藏著時間的茶,我們需要用時間去印證和體會。
陳茶自古已流行
過去二十多年普洱茶的風行,實際上已經(jīng)顛覆了“茶葉貴新”的理念。雖然普洱茶“越陳越香”的特性是有前提的,并不是所有的普洱茶在任何情況下都會越陳越香,但不可否認,原料好、工藝好,存放得當?shù)钠斩瑁娣艛?shù)年后會有很所變化,香氣會變得更溫和,滋味會變得更醇厚,給人一種經(jīng)歷歲月洗練、褪去俗世繁華后的返璞歸真的美感——實際上,中國是一個有著深厚文化積淀的國家,我們對于“陳”和“老”有著不同于西方思維的一些情懷,很多“陳”和“老”的東西會引發(fā)我們對己身、對我們所處身的這個世界的哲學思考。
除了普洱茶,其他黑茶,如安化黑茶、廣西六堡茶也都在打時間牌,近幾年福鼎白茶積極推廣,也在宣傳陳年老白茶的藥用價值——而陳年的紅茶、烏龍茶等,以前普遍被認為不適宜長期存放,但以我個人存茶、飲茶的經(jīng)驗,這類茶經(jīng)過長期存放后,香氣會大大減弱,但入口卻可能會變得更為綿柔、入胃平和溫暖。這些年各類陳茶在茶圈風行,其價格也有水漲船高之勢——這便是飲茶的另一種觀念,即貴陳不貴新。
當然,喝陳茶并非茶圈獨有的風尚,更不是新的流行。
實際上,中國人自古就有以陳物入藥之風:陳年的米、谷、魚膠等均被列為藥材;《本草綱目》中有以陳米湯為引,治療痢癥多血之癥的記載;眾所周知的陳皮、半夏、艾葉諸藥,更是以陳者為佳、以陳者為貴……而茶葉這種植物,數(shù)千年前初為人用,便是以“藥”的身份出現(xiàn)——喝陳茶以治病實在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據(jù)說潮汕地區(qū)現(xiàn)在還有很多老人將陳茶入藥,用以治療風寒、積食、氣郁等癥。
明人周亮工《閩茶曲》有云:“雨前雖好但嫌新,火氣未除莫接唇,藏得深紅三倍價,家家賣弄隔年陳。”好陳、貴陳之風躍然紙上。
陳茶與老茶,是茶與時間的疊加,它能給我們許多驚喜,但可惜的是,這種陳化有相當?shù)呐既恍裕枰圆璧钠焚|(zhì)優(yōu)良、茶的存放合理為基本前提——你需要專業(yè)的知識幫你去選擇合適的茶,也需要一定的物質(zhì)條件換取合理的存放空間,還需要相當?shù)倪\氣在超過十年的時間里不讓它受到污染……沒有人能百分百保證任何一款茶的陳化會獲得成功,時間里的變數(shù)是我們無法完全把控的,一款優(yōu)秀的陳茶所能表現(xiàn)出的自然而然的美,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然而大家也毋須沮喪,雖然一款好的陳茶的獲得,需要莫大的緣分,著意的囤積未必會有如愿的結(jié)果,但你偶然擁有卻忘記品飲的一款茶,或許就會在若干年后給你美妙的品飲體驗。
時間是個很有趣的東西,很多巨大的能量,經(jīng)過時間的作用,會被攤薄分解,變得微不足道,比如仇恨與痛苦!某些優(yōu)秀的東西,你以為千百年的風雨已足令其衰老腐朽,但再拿出來時,卻發(fā)現(xiàn),它依然有著很高的現(xiàn)世價值,比如很多傳統(tǒng)文化!有些簡單的東西,會經(jīng)過時間的作用,積淀和轉(zhuǎn)化,變得甘和醇厚,比如茶。
一杯本質(zhì)優(yōu)秀且陳放良好的茶,經(jīng)過歲月的加持,會變得溫醇優(yōu)雅——藏著時間的茶,是光陰饋贈給我們的佳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