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四大名茶產區分布
發布時間:2025-03-18 點擊:48
眾所周知,中國是產茶大國。近年來,中國茶葉年產量都穩居世界第一,在國際茶葉市場上影響甚大。中國現有茶園面積約為110萬公頃,茶區分布遼闊。中國的茶區可按地域劃分為四大產區,它們分別為:西南茶區、華南茶區、江南茶區和江北茶區,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下我國的四大名茶產區分布介紹。
我國的四大名茶產區分布:
1、西南茶區
西南茶區位于中國西南部,包括云南、貴州、四川三省以及西藏東南部,是中國最古老的茶區。茶樹品種資源豐富,生產紅茶、綠茶、沱茶、緊壓茶和普洱茶等,是中國發展大葉種紅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
西南茶區地形復雜,起伏大,大部分地區為盆地、高原,土壤類型亦多。滇中北多為赤紅壤、山地紅壤和棕壤為主;在川、黔及藏東南則以黃壤為主,酸堿度一般在5.5?6.5,土壤質地粘重,有機質一般含量較低。
2、華南茶區
華南茶區位于中國南部,包括廣東、廣西、福建、臺灣、海南等省(區),為中國最適宜茶樹生長的地區。有喬木、小喬木、灌木等各種類型的茶樹品種,茶資源極為豐富,生產紅茶、烏龍茶、花茶、白茶和六堡茶等,所產大葉種紅碎茶,茶湯濃度較大。
除閩北、粵北和桂北等少數地區外,年平均氣溫為19℃-22℃,最低月(一月)平均氣溫為7℃-14℃,茶年生長期10個月以上,年降水量是中國茶區之最,一般為1200毫米-2000毫米,其中臺灣省雨量特別充沛,年降水量常超過2000毫米。茶區土壤以磚紅壤為主,部分地區也有紅壤和黃壤分布,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豐富。
3、江南茶區
江南茶區位于中國長江中、下游南部,包括樟溪、雁石溪、梅江、連江以北,包括粵北、桂北、閩中北、湘、浙、贛、鄂南、皖南、蘇南等地,為中國茶葉主要產區,年產量大約占全國總產量的2/3。生產的主要茶類有綠茶、紅茶、黑茶、花茶以及品質各異的特種名茶,諸如西湖龍井、黃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君山銀針、廬山云霧等,該茶區是發展綠茶、烏龍茶、花茶、名特茶的適宜區域。
江南茶區大多處于低丘低山地區,也有海拔在1000米的高山,如浙江的天目山、福建的武夷山、江西的廬山、安徽的黃山等。這些地區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為15℃-18℃,冬季氣溫一般在-8℃。年降水量1400毫米-1600毫米,春夏季雨水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60%-80%,秋季干旱。茶區土壤主要為紅壤,部分為黃壤或棕壤,少數為沖積壤。
4、江北茶區
位于長江中、下游北岸, 南起長江,北至秦嶺、淮河,西起大巴山,東至山東半島,包括甘南、陜西、鄂北、豫南、皖北、蘇北、魯東南等地。江北茶區是我國最北的茶區,茶樹大多為灌木型中葉種和小葉種,主產綠茶。
茶區年平均氣溫為15℃-16℃,冬季絕對最低氣溫一般為-10℃左右。年降水量較少,為700毫米-1000毫米,且分布不勻,常使茶樹受旱。茶區土壤多屬黃棕壤或棕壤,是中國南北土壤的過渡類型。但少數山區,有良好的微域氣候,故茶的質量亦不亞于其他茶區,如六安瓜片、信陽毛尖等。
關于我國的四大名茶產區分布就介紹到這。我國地域遼闊,茶區分布極廣,是世界上極具影響力的茶葉大國!希望本文介紹對你有所幫助!
閱讀“我國的四大名茶產地分布”的朋友,還閱讀了以下內容:
鐵觀音產地
信陽毛尖的產地
君山銀針的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