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茶也能零庫存
發布時間:2025-03-16 點擊:20
驕陽七月,收獲時節。7月26日午后,明溪縣天龍茶業總經理高土名習慣地做著同樣的“功課”,到茶園智能燈光測報點查看茶樹植保數據。他說,從19日起,暑茶就開始加工了。
通常,春、秋季節天氣好,茶葉品質高,易制出好茶。近年來茶葉行情遇冷,許多茶企僅生產春茶、秋茶,而天龍公司不僅春茶、秋茶熱銷,夏茶、暑茶也是零庫存。究其原因,高土名亮出了公司別樣經營的三張“王牌”。
可追溯,安全可控保品質
2005年,明溪天龍茶業作為省級龍頭企業安溪天龍茶企的一家子公司入駐明溪城關鄉,種植600畝標準茶園,成品茶以出口為主。按照現代農業安全可控建設標準,公司發展了清流、寧化數十家百畝以上種植大戶。每一泡茶,從成品到半成品、粗加工、原料、采摘直至茶園管理都執行“產品身份證”,并實行肥料、農藥監控制度,即藥品名稱、使用者、使用時間、次數、茶品制作、品次等通過識別碼可查詢,做到農殘、重金屬含量安全可控。高土名說,細節中出精品,源頭把關好了,400多項出口檢驗都不是問題。
在天龍茶園,茶樹下均穿梭著節水噴灌管道,設有殺蟲燈、黃板等治蟲設備,園中還建立了三明市第一家茶樹病蟲害監測點和茶葉質量控制室。憑借智能燈光“植保員”所反饋的信息,管理員能及時做好病害遠期預防、水量噴灌和植物施肥等。眼下,用殺蟲細菌防治蟲害的“生物農藥”管理茶園的方法正在試驗中。
重技術,節本增效用人才
天龍茶業廣泛運用機械管理茶園、加工茶品,讓“安全茶”變成“大眾茶”,節約成本,提高了效益。
目前,明溪全縣2萬畝茶園的修剪已經實現機械化,而天龍公司的茶園85%以上機械化采摘,機械化程度最高,人工采摘部分則制成高端精品茶。縣里的茶葉高級農藝師葉根軒說,采茶時節,公司原先每天需要近300名采茶工,以每人90-110元/天計算,一季茶葉采摘需花費人工成本近60萬元,而通過機械化采摘成本只需要原來的9%左右。
公司還聘請福建農林大學茶學博導孫威江教授指導精品茶的管護和加工,聘請10多名武夷山、安溪制茶師傅精制各類紅茶和鐵觀音。“擁有精湛技術的制茶大師難求且難養,公司采取成品分成來吸引并留住人才,做到不為所有但為所用。”高土名坦言。
通過引種鐵觀音、梅占、金觀音、本山等良種茶樹,科學安全生產管控,借智培養一批熟練技術人員,去年,明溪天龍公司“華虹”牌茶葉銷量近200萬噸,占總公司銷量的15%。
轉觀念,國內國外吃通透
明溪天龍的母公司安溪天龍茶企是國內第二大烏龍茶出口企業,這家公司通過gmp/iso9001/haccp/qs/ciq五大體系認證,1993年至今,其一、二等品“大眾茶”遠銷日本、新加坡、韓國等國家。天龍與包括聯合利華在內的世界五百強企業建立合作伙伴關系,拓寬銷售渠道,占領國際市場,一年四季加工的茶葉都相當暢銷。
近年來,隨著國內茶葉市場的不斷成熟,天龍公司及時出手并主打商務茶、精品高端茶,銷量約占總產量的15%,通過批發、加盟、網絡平臺擴大市場份額。目前,國內“華虹”加盟店已超過250家。明溪天龍公司借助高海拔、光熱適宜、酸性紅(黃)沙壤等產茶優勢,逐步加大精品茶研制。“茶葉安全可靠,企業應適時而變、廣開渠道,才能吃透國內外市場,分得大蛋糕。”高土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