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圣思紫砂桃形杯現珍藏于南京博物院
發布時間:2025-03-17 點擊:25
圖片與內容不相關
項圣思紫砂桃形杯
項圣思紫砂桃形杯是明代晚期作品,原為宜興收藏家儲南強珍藏。后儲南強于1952年將此杯連同其他很多珍貴收藏品一起捐獻給國家,現珍藏于南京博物院。
項圣思紫砂桃形杯在造型上融合了前代多種工藝和圖式,是由杯和座兩部分組成,通高84厘米,杯高7 0厘米,口徑10.5厘米。該杯以連著枝葉而切開的半桃為形而制成,桃形的杯口,整個杯面都修整得平整明潤,看起來格外的潔凈。桃形杯的制作者項圣思匠心獨運,將杯子設計得十分精巧,他刻意將作為杯體的桃子做得豐碩肥大,同時又將與桃柄相連的枝干做成盤屈而中空的粗老樹干,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一種“此桃三千年一生實”的感覺;制作者還巧妙地將枝干做得高于杯口,以便成為方便人們把持的杯把,看起來又有一種渾然一體的感覺;同時,項圣思利用稍稍伸出杯底的葉端、枝干和小桃順勢給杯子作為三足,極富天然之趣。桃形杯的外沿刻有唐詩人許碚的《醉吟》中的前兩句:“閬苑花前是醉鄉,拈翻王母九霞觴”。署名“圣思”,并印有陰文小篆一枚,上書“圣思所作”。項圣思的胸中丘壑和創作理念由此可窺見一斑。
項圣思,了解他的人并不多,歷史e關于他本人的文字記載也很少見,儲南強先生在得到此杯后,專門請宜興裴石民為桃杯配制一個底盤,裴石民在底盤的題記中記述:“圣思,相傳為修道人,姓項,能制桃杯,大于常器。花葉干實無一不妙,見者不能釋手。廿年前,簡翁得此于燕市,歸而寶之。壺底葉小損微跛,名手裴石民,時方以第二陳鳴遠名于世,善為前人修舊。昨年用賓虹老人之意,為供春壺重配盞。今歲復以鄙請,為此杯加一托,中虛而涵納之,趾乃定。遂為之記略,兼揚其藝絕,以光于陶史為二美”。這里的“簡翁”,指的便是儲南強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