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川茶大區域品牌建設
發布時間:2025-03-14 點擊:17
3月3日,2017第10屆中國·宜賓早茶節(北京)宣傳推廣活動在京舉行。本屆早茶節以“宜賓早春茶 飄香在京華”為主題,深度聚焦宜賓茶“綠色、生態、品牌、文化、市場”關鍵詞,以展示宜賓茶“早、優、綠色、健康”的獨特優勢。
連續10年舉辦早茶節,使宜賓早茶及宜賓茶聲名遠揚。2016年,宜賓市茶業綜合產值突破100億元,顯示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2016年出臺的《宜賓市茶產業發展10年總體規劃(2016-2025)》明確提出,到2025年宜賓茶葉實際投產面積穩定在6.67萬公頃(100萬畝)左右,年干茶產量10萬噸左右,年茶產業綜合產值(現價)達到400億元。2月15日,宜賓召開第10屆中國·宜賓早茶節媒體見面會時,提出了未來5年宜賓茶的目標:2021年茶產業綜合產值力爭達到300億元左右。
“宜賓是全國最大的早茶生產基地,也是四川茶葉主產區中茶葉品類最全、產業鏈條最完整的地區。”宜賓市農業局副局長黃新明介紹說,2016年,宜賓市茶葉產量5.92萬噸,較上年增產0.87萬噸,增幅17%;茶葉鮮葉產值達24.75億元,較上年增加2.85億元,增幅13%;出口茶葉3240余噸,成為四川茶葉出口最多和全國茶葉出口增長最快的地區。
宜賓市副市長張平也表示,宜賓早茶來自海拔1000米以上高山,樹種均1600年以上,采摘時選取優質單芽,經過13道工序精制而成。因其所處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使得宜賓早茶葉在每年2月初便可采摘,比江浙一帶主產茶區早30天左右。
如何提升宜賓茶的品質,多年來一直是宜賓市政府關心的話題。2016年,宜賓市通過了9項茶葉生產系列地方標準,涉及茶葉育種、選苗、種植、采摘、加工、生產等多個流程,統一了宜賓的川紅工夫茶、早茶等茶葉產業的生產技術規范,讓宜賓茶企有標可依,從而保障宜賓茶葉的生產品質,推動宜賓茶的健康發展。
為持續提升宜賓茶國內外市場知名度和影響力,宜賓市還重點圍繞建設四川省級區域品牌“天府龍芽”,塑造宜賓早茶、川紅工夫和屏山炒青等宜賓地方品牌。2016年5月,作為川茶大區域品牌,川茶集團旗下天府龍芽正式向全球發布。
同時,為深入貫徹四川省委對川茶產業的戰略部署和省政府《關于加快川茶產業轉型升級建設茶業強省的意見》精神,宜賓將堅持“健康茶業、綠色發展”引領,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按照大基地、大產業、大品牌、大龍頭、大市場的要求,實施品種、品質、品牌、品味一體化塑造,需求側與供給側改革創新同時發力,加快推進現代茶葉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建設,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著力培育壯大宜賓茶,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精準扶貧和加快建設經濟強市奠定堅實的產業基礎,使宜賓成為全國優質綠茶、優質紅茶、優質黑茶核心區,全國優質出口綠茶和紅茶核心區之一。
就此次的推介活動,北京二商集團副總經理袁浩宗強調稱,該活動是落實北京二商集團與宜賓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的重要項目之一,雙方以“宜賓早春茶”為紐帶,通過強強聯手、資源互通,用行動共同致力于中國茶產業、食品產業的健康發展,用責任共同守護百姓的品質生活。
北京二商京華茶業有限公司經理任長青說,京華茶業承辦宜賓早茶節在北京的宣傳推廣活動已經4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宜賓早茶優勢在一個“早”字。每年未出正月,京華茶業就能為京城的消費者奉上一杯宜賓早茶——早春雀舌。
據介紹,今年第一批的早春雀舌已于2月18日在各京華茶莊上市。前來嘗鮮的顧客絡繹不絕,已成為服務京城百姓,深化產銷對接的一個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