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時代能給普洱茶帶來什么?普洱茶會更好賣嗎?
發布時間:2025-03-07 點擊:11
以前在電腦里下五子棋,輸多贏少,于是末了總會恨恨地罵自己一聲“笨死了”。沒過幾年,這個時代最聰明的大腦,就開始被ai(人工智能)給打敗了。
如果說一年前李世石1:4輸給alphago多少帶有幾分僥幸,那么又修行了一年后,alphago在2017年5月下旬的“人機大戰2.0版”中,再沒給人類任何機會,以3:0干凈利索地贏下世界排名第一的天才圍棋手柯潔。賽前聶衛平曾斷言,這版alphago有二十段水平,人機之間的懸殊已經失去對抗的意義。
近年來ai正以令人驚駭的速度,快速攻克各種單一技能。從國際象棋、智力競答、無人駕駛、語音識別、同聲翻譯,乃至一度被認為10年內不可能被攻克的圍棋,都被ai先后拿下?;蛟S你認為這一切與日常生活沒多大關系,其實ai早就潛入到生活中,幫你美圖,為你導航,給你推薦圖書……但這只是ai的開始,遠非它的全部。用不了幾年就會發現,不用考駕照也能“開車”了,不用學外語也可以游遍天下了。甚至你在ai面前是透明的,它比誰都了解你,包括你自己。
ai時代會給普洱茶產業帶來什么呢?可以肯定的是,會有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時間來喝茶。馬云在前不久預言說未來三五十年,大部分工作會被ai所替代,人類每天只需要工作四個小時、每周工作三天就夠了。剩下的大把時間,都是用來玩樂休閑、修身養性的,普洱茶必將從中受益匪淺。
當然,如果只是如此簡單地理解ai時代對普洱茶的影響,未免太淺薄?;ヂ摼W+和大數據是近幾年的熱詞,但就許多茶企而言,目前除部分電商外連互聯網+都算不上,更不用說什么大數據。
6月中在東莞采訪時,一位茶企負責人問到《普洱》雜志的發行量和官微、公眾號的粉絲數。當我頗有些得意地報出一串漂亮的數字時,他有些期待地問,有沒有讀者、粉絲的地域分布、年齡層次、消費水平、茶品偏好等分析數據?
沒有大數據,沒有云計算,大腦也連不上互聯網,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只好選擇實誠。相信我們雜志遇到的這一問題,也正是諸多茶企亟待解決的難題。
作為前沿技術的ai,一名碼字民工顯然談不了什么解決方案,不過我們至少可以開一下腦洞,看看基于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并且擁有神經網絡能不斷學習的ai,會給普洱茶行業帶來什么樣的改變。
首先可以精準分析、掌握每位客戶的消費水平、習慣和行為,甚至可以推測上次買的什么茶還剩多少,幫助企業實現精準營銷;其次從拼配、加工到倉儲,學習并掌握了香氣、口感、生津、回甘等理化數據的ai,可以幫我們保持單一產品的標準化和穩定性;三是當一位茶客走進店里時,ai大數據、云計算感知茶客的身體狀況、飲茶偏好,推薦該給他泡什么茶,濃一點還是淡一點,甚至不用你動手就已把茶給泡好了……這些都還是淺層的,ai甚至可以結合企業特點、市場需求,幫企業做出產品開發規劃,構建市場營銷模型。而對消費者來說,最大的好處是再不用怕被忽悠了,因為一切都逃不過ai的眼睛。
最后我想說的是,那時你們的普洱茶會更好賣,而我卻要失業了,因為最先直面ai挑戰的職業中就有記者。寫稿機器人已在實驗室里苦練內功,雖然現在的水平比小學生好不了多少,但相信終有一天ai會寫得比我更好。(本文來源:普洱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