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普洱茶不耐泡,可能跟這些因素有關哦
發布時間:2025-03-03 點擊:11
喝茶的時候,從投茶注水到泡茶接近尾水之間,茶友們都會有著一個疑問:“為什么同樣質量的茶葉,而投入產地、樹齡等不同的茶葉,兩者耐泡度都不一樣呢?”究竟是哪些因素在影響茶葉的耐泡度?
1、茶樹的生態環境
茶界有一句話,“高山云霧出好茶”,其大致釋義:云霧繚繞之地,易產好茶。從地理學、生物學的角度而言,即海拔適宜、生態環境良好適宜茶樹生長之地,或小視角來看,即茶樹四周生態適宜、海拔高、土壤肥沃,所產出茶葉芽葉肥厚、內含物質也就更為豐富一些,我們的猜想是,出自這樣的產地的普洱茶,其耐泡度要高一些;反之,則不耐泡。
2、茶樹的品種
世界茶源之云南,在瀾滄江兩岸分布著野生型、過渡型和栽培型大大小小,如星宿一般密密麻麻的茶樹群落,并包含大、中、小三種不同葉形的茶樹。
就野生型茶及過渡型茶而言,野生型茶的采摘頻率遠遠小于過渡型茶,野生型茶,其采摘次數少,其內含物質更為豐富,且有利于其內含物質轉化,顯得耐泡。就一般而言,野生型之茶抵抗力比過渡型茶的好,抵抗力越好,內含物質轉化約為充分,也就更加耐泡。
3、茶樹齡及原料
相對來講,就茶坊間稱之為臺地茶、古樹茶兩者相比較而言,古樹茶其芽葉厚實,且內含物質含有量比臺地茶要高得多,所以古樹茶比臺地茶耐泡。
4、茶鮮采摘標準
就目前流通于普洱茶消費市場的普洱生茶產品來講,其茶鮮的采制,多以一芽二葉、三葉為主。在茶樹生理機能健全時,相對來講,茶鮮采制嫩度適中與偏老的芽葉,其耐泡較高;而尚未張開的芽孢,則因其內含物質不夠豐富,耐泡度整體表現較差。
5、采摘季節及時機因素
當以采摘季節而言,春茶比秋茶耐泡,尋其根由:春茶經過一整個冬天的積累蘊含,儲存了很多營養物質,恰巧云南春季多為干季,降水少、光照足、溫度高,非常有利于芳香物質形成,以至于春茶滋味鮮爽、厚實。
而就采摘時機來說,適時情況下采摘的茶葉最為耐泡。究其原由:采摘過早,芽葉尚未成熟完全,雖有一定鮮香味,但內含物質卻不夠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