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款普洱茶相同泡法,為何品飲體驗會有不同?
發布時間:2025-03-03 點擊:18
隨著冬天的到來,在喝茶這件事上時不時有些困惑行為,比如明明是同一款茶相同的泡法,似乎每天的品飲體驗都有所不同,有時候苦明顯,有時候喝著有水感,喝著覺得腸胃不是很舒服.....
琢磨了很久,想來現在天氣寒涼,對泡茶影響最大的應該是溫度了。
一、茶事解惑.溫度具體如何影響我們的品飲感受
1、氣溫低,泡茶水溫降得快,香、味、韻難發揮
對于普洱茶來說,因為制作的原料為云南大葉種,精品普洱茶的原料又大多來自年齡百余年的大樹,要求高溫乃至沸水沖泡才能更好地釋放茶味和韻味;同時普洱茶中的香氣物質多是高沸點芳香類物質,在高溫下才能揮發出來。
溫度稍低一些,普洱茶的香、味、韻便很難發揮出來,尤其是經過渥堆發酵的熟茶,低于90度沖泡很容易茶水分離,品飲感受極為不佳。
冬至之后,氣溫越來越低,沖泡個2-3泡后水溫就降下來了,很多泡茶人可能會忽略這一點,繼續用之前燒好的水沖泡,泡出來的口感自然會大打折扣。
2、不同入口溫度,對味道的感知不一樣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品茶經歷,剛倒上熱氣騰騰的茶湯,一只手便迫不及待地端起咕嚕咕嚕下肚,這個時候別人詢問,大多只能尷尬笑答滋味還未品出,只覺得好燙。又或者聊嗨了忘了要喝茶,回過神一杯罷后,直呼好苦。
這是為何?
首先,喝普洱茶時,得益于其水溶性內含物質,我們感受到鮮、甜、苦、澀等味感,在不同溫度下,味覺對味感的感受度其實是不一樣的。
最適宜的味覺產生溫度是10-40℃,在此范圍內,一般隨溫度的升高,味覺加強,通常在30℃時最敏感,當然,不同味道有所差異,比如甜味在36-37℃左右時最甜,苦味則是溫度越高味道越淡。然而,味覺與溫度的這種關系有一定的局限,當溫度很低時(接近0℃)或高于40℃以上,味覺的敏感性就要減弱。
由于氣溫的不同,一般剛泡好的茶湯溫度在80多度到90多度之間,高溫下品飲我們對味感的敏感度很低,所以很難喝出茶湯的滋味;而茶湯涼了后再喝時,則又要比溫熱時更苦的感覺。
其次,喝茶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們提倡科學飲茶,并不建議過高過低溫品飲,不只因為味道不那么好,亦不利于健康。
入口溫度過高,易增加食管癌風險。中國是食管癌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國家。除了遺傳、飲酒、吃腌制食物外,愛吃熱飲熱食,是增加食管癌風險的因素之一。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經過評估后認為:超過 65 ℃ 的熱飲,屬于 2a 類致癌物,有致癌風險。
這是因為食管的表面,覆蓋著嬌嫩的黏膜,50~60℃只能勉強耐受,超過65℃就會燙傷。而剛剛沏好的茶,溫度往往在80、90℃,此時直接入口對食管傷害巨大,且因食管不如嘴巴對溫度敏感,就算被燙到了,也沒太大感覺。
事實上,飲茶以溫熱為宜,30~50℃是最適宜的品飲溫度,入口溫度太低也不行,容易傷及脾胃。
二、生活經驗.如何感知溫度是否適宜?
人正常的體溫在35-37℃左右,高于這個溫度觸摸就會有熱的感覺,45℃就會有微燙的感覺了。
在實際品飲中,可以通過觸摸杯子來判斷,對于品茗杯,一般水量比較少,散熱比較快,稍微放置一會,握杯時手沒有明顯的“燙手感”即可入口。對于250ml左右的馬克杯,在氣溫為26℃的天氣,剛泡好的滿滿一杯茶,需放置12分鐘左右才適宜品飲,在氣溫6℃的天氣,放置4、5分鐘便可品飲。而對于觸摸冰涼的茶,則建議少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