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武茶—山寨普洱茶的典型代表
發布時間:2025-03-02 點擊:13
普洱茶是不是能復制的地域性名茶,有其特定的內涵。
作為傳統普洱茶重要原產地的易武茶,自始至今保持著傳統普洱茶的特色,深受普洱茶愛好者的青睞。
喝茶必說易武,說易武當然推崇麻黑茶為標榜。
一.麻黑山寨茶:麻黑是易武著名的茶山之一,易武幾大山頭出產的茶料歷來受到普洱茶迷的青睞,而麻黑又是易武中最具韻味的茶,相比易武正山幾大產區的茶來說,不論從品質還是產量來說,麻黑都是不可多得的產品。茶品以香韻沉穩,濃郁的蜜香,陰柔細膩為易武茶的標榜。
二.落水洞大茶樹:學名普洱茶(camelliasinensisvarassamica),位于易武鄉麻黑村公所落水洞村,海拔1463米,樹型喬木,樹姿直立,樹高10.33米,樹幅5.62×5.10米,長勢強,基部圍1.32米,主干胸圍1.06米,葉長橢園葉長寬15×6厘米,葉水平狀著生,鋸齒稀中中葉色深綠葉面平,葉脈10對,芽葉色澤綠茸毛多,葉緣微波,葉質軟,葉背茸毛多,葉基楔形,適制紅綠茶、普洱茶。落水洞茶屬于矮化的古樹茶,植被較茂密,有很多的生態茶園和大樹茶縱向生長。葉呈典型的條索狀,湯糯、柔、清、雅,花果香,屬于香氣高揚、湯水柔和、刺激性較低的茶品。同冰島、班章相比苦底沒有那么強,與曼撒茶區的原因一樣使得近年來湯質較薄。
三.高山寨茶:高山寨位于西雙版納東北部的易武古茶山,因居高山頂峰,故取名為高山寨,四季云霧繚繞,海拔1200多米,是產好茶的地方,樹齡100多年,屬于喬木型,葉大而肥厚,長年不修枝,不使用任何肥料,茶葉屬于有機生態茶,其湯色金黃,香氣濃郁,入口比較滑潤,回甘快,十分耐泡,該地的茶葉有很高儲存價值和收藏價值。
四.丁家寨,湯色明亮通透,入口綿,口腔香留時長,水甜,微澀,微生津,回甘足,略有舌底泉涌的感覺。
五.刮風寨:刮風寨村隸屬于易武鄉麻黑村委會行政村,屬于山區。位于易武鄉東北邊,距離麻黑村委會23公里,距離易武鄉32公里。國土面積2.74平方公里,海拔1,203米,年平均氣溫17.00℃,年降水量2100毫米,適宜種植糧食、茶葉等農作物。有耕地2,663畝,其中人均耕地4.01畝;有林地447畝。全村轄3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23戶,有鄉村人口668人,其中農業人口668人,勞動力22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26人。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45.0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62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茶葉為主.
刮風寨大茶樹:學名普洱茶(camelliasinensisvarassamica),位于易武鄉麻黑村公所刮風寨村,海拔1160米,樹型喬木,樹姿直立,樹高13.3米,長勢強最低分枝高85厘米,分枝稀,基部圍85厘米,葉長寬13.71×5.19厘米,葉形長橢園,葉片著生狀平,鋸齒淺中中葉色深綠,葉緣平,葉身平,葉面平、葉背茸毛中,適制普洱茶。
湯質柔,淳厚,回甘快,回甘于舌面前段,舌面生津迅速,香氣于上顎久久不散,其香揚水柔,刺激性較低,湯色淡黃明亮、口感厚重香甜苦澀味低、回甘生津持久、葉底鮮活、均勻整齊,茶質優良極耐沖泡。
六.三合社:易武古茶山最高的村寨三合社,海拔1433米,這里生長著無數大茶樹,樹齡數百年,根部圍攻徑140-160厘米不等,最高達23米左右。易武古茶山最高的村寨三合社所產的高山古茶,越陳越香。其茶葉屬大葉種茶,外形條索粗壯肥大,茶味濃郁,適宜于制成普洱茶,經久藏后,其湯色褐紅,陳香活現。尤其是陳舊的春芽,湯色紅潤耐泡,葉底呈褐紅色,乃普洱茶中之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