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富硒貓山采茶節啟動 "富硒牌"喚醒沉睡老茶山
發布時間:2025-02-08 點擊:33
3月28日,江津區首屆貓山采茶節,茶農進行采茶比賽。3月28日,重慶市江津區首屆富硒貓山采茶節在蔡家、李市、嘉平等三鎮交界的貓山山頂啟動,當地茶農用采茶比賽、對山歌等方式來慶祝豐收的喜悅。
位處江津南部的貓山屬大婁山余脈,從南向北橫跨蔡家、李市、嘉平三鎮。江津自2013年12月全面實施富硒品牌戰略后,喚醒了這座沉睡多年的老茶山,茶農收入實現了數倍增長。
“去的茶葉不管錢!”嘉平鎮寒坡村二社茶農劉孝全說,在兩年前,茶廠給他們的鮮葉收購價只有2至5元一斤,他家的2畝茶園每年只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但從去年開始,茶廠給他們的鮮葉收購價開始猛漲,今年最高收購價達到40元一斤,最低也有8元一斤。今年以來,他的2畝茶園已收入了1.2萬元。
“是富硒品牌提高了茶葉身價!”江津區農委副主任張洪說,過去,貓山的茶葉以中小葉川茶等老品種為主,當地茶廠大多規模小、設備落后,生產出來的茶葉大多是走散裝市場的“大路貨”,每斤只賣200元左右。而現在,他們都可用區農委注冊的富硒茶集體商標“江津硒茗”進行銷售,平均每斤售價達到1000元,茶農收入自然水漲船高。
富硒品牌的實施,也讓當地的小茶廠迅速做大做強了。
在2013年的時候,貓山地區還有20家茶廠。這些茶廠大多由過去的村集體所辦,設備陳舊、加工能力較弱,主要生產大宗綠茶或為外地茶廠進行初制加工,很少有自己的品牌。
2013年底,江津本土商人吳成俊注冊成立重慶歐爾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一舉收購了天水、梁家山等5家小茶廠,并投入近千萬元建起了兩條現代化茶葉加工生產線。
今年上半年,李市鎮龍呤村的張茂林,與另外3家小茶廠聯合起來,組建起股份制的暢途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集中資金、種植基地等資源,參與到市場競爭中來。
現在,貓山原有20家小茶廠已被整合成5家茶葉開發公司,改變了過去那種散、小、亂的生產方式。
“富硒是個寶!”吳成俊說,他之所以投資貓山,就是看重了富硒茶的前景。2013年,中科院地化所對江津富硒資源的普查結果表明,貓山屬高硒地帶,貓山產出茶是富硒茶,而硒能夠讓人健康長壽。
因為有了富硒資源,沉寂多年的貓山,讓人們重新看到了它的價值,不僅生產出的茶葉值錢了,資本進來了,政府的投入大了,旅游業也開始起步。現在的貓山幾乎每天都在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