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結束后,茶園培育管理之二
發布時間:2025-02-07 點擊:33
春茶后期至夏茶采摘期間主要害蟲有小綠葉蟬、黑刺粉虱、毒蛾類、螨類。主要病害為茶炭疽病。
小綠葉蟬以成蟲和若蟲刺吸茶樹新梢汁液,被害葉失綠,葉肪變紅,葉質粗老,芽梢紅褐枯焦,并且萎縮,嚴重影響夏秋茶產量和品質。
防治方法:
1、及時分批采摘,可帶走大量小綠葉蟬卵和低齡若蟲。
2、農藥防治:可選用10%吡蟲啉每畝15一20克或2.5%天王星每畝20毫升。
黑刺粉虱以幼蟲刺吸茶樹成葉、老葉汁液為害。因此,幼蟲期是防治的最適蟲態。防治的適期應撐屋在卵孵化盛末期,即觀察到大部分黃褐色香蕉狀轉變成紫褐色,同時在周圍有許多小黑點出現時防治。防治方法可選用10%吡蟲啉每畝20一30,50%辛硫磷75一100毫升。藥液重點噴至茶樹中下部葉背。
毒蛾類包括茶毛蟲、茶黑毒蛾。1至2齡幼蟲一般群集在成葉葉背取食,形成半透明薄膜狀斑,3齡后分群。因此,茶毛蟲宜在1一2齡幼蟲期防治。可選用80%敵敵畏每畝1000毫升或明或2.5天王星每畝20毫升進行防治。
螨類主要以茶橙癭螨為主,以成螨、若螨刺吸茶樹汁液,在螨量少時被害葉不明顯,螨量多時使被害葉呈現黃綠色,葉片主脈發紅,葉片失去光澤,嚴重被害時葉背出現褐色銹斑,芽葉萎縮、干枯,狀似火燒,造成大量落葉。
防治方法:
1、及時分批采摘,可帶走大量的成螨、卵、幼螨和若螨。可減輕為害。
2、農藥防治 可選用15%速螨酮每畝25一30毫升,73%克螨特40一50毫升
茶炭疽病從葉緣或葉尖產生水浸狀暗綠色病斑,后沿葉脈擴大成不規則形病斑,紅褐色,后其變為灰白色。病健分界明顯。全年以梅雨期和秋雨期發生最重,一般偏施氮肥或缺鉀肥的茶園、幼齡茶園及臺刈茶園發生較多。龍井43易感病。
防治方法:
1、加強茶園管理,做好積水茶園的開溝排水,秋、冬季清除落葉;
2、增強抗病力;選用抗病品種,適當增施磷、鉀肥。
3、農藥防治:在5月下旬一6月上旬為防治適期。可選用50%苯菌靈1500一2000倍液,70%托布津1000一1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