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品出普洱茶氣?在普洱茶中所說的“茶氣”怎么解釋?究竟何為普洱茶茶氣?何謂氣感?
發布時間:2025-02-06 點擊:18
茶氣,一直茶葉愛好者的熱門話題之一。有人視身體發熱、發汗、打嗝、手掌漲麻、通腸甚至茶味濃釅視作“茶氣足”,有人認為喝茶后身體發熱、出汗便是“氣感強烈”。各家各派都提出對茶氣的不同解讀,那么,究竟何為茶氣?何謂氣感?
既然說到“氣”,必然要遵循傳統文化中對其的解讀,也就應依循中醫理論。在中醫理論中,所有食物都有歸經,茶葉自不例外。飲茶之后,感知其經行的經絡,即是茶品的“歸經”。傳統中醫辨識某一味藥材的歸經與茶氣歸經是相通一理的,但如前文所述,現代人由于多種原因,身體感知的敏銳度大受影響。具有明確體感的人已然難得,能夠明確感知氣感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反茶氣論”與各種對于茶氣和氣感的詭異解讀的產生也就自然而然了。
許多中醫藥典曾提及茶在十二經絡中歸屬肝、心、脾、肺、腎等五經絡,但此系特指綠茶、青茶類而言。若擴及其它茶類,如紅茶、白茶等又有不同。尤其是普洱茶,能夠經行人體絕大部分經絡。感受茶品循行經絡,是為氣感。
對于普洱茶而言新制生茶屬寒涼,品飲新茶時身體所產生的熱感,是因為驅動身體免疫機制所產生,而并非茶品本身性屬溫熱。普洱熟茶經過類似中藥炮制之法的渥堆,老茶經過時光淬煉與微生物發酵,使得茶性轉變為溫熱。
石昆牧通過多年制作、品飲、倉儲普洱茶品之經驗總結發現,依經絡氣感大略區分,新制生茶寒涼,老生茶溫熱;新制熟茶燥熱,老熟茶性溫。新制生茶走表,老生茶走里。新制生茶走心、心包、肝、膽、膀胱、肺、腎等經絡,老生茶與老熟茶入脾、胃、小腸、心包等經絡。具體到特定茶品則需具體而論。
石昆牧于多年提出茶氣與氣感的概念,在當時的業界被其它業者斥為怪力亂神,而今當年的批評者又紛紛成了氣感的擁躉,并產生了對茶氣的各種光怪陸離的解讀,亦是茶業一怪現狀。
了解口感、體感與氣感的感念,明確喝茶時感知到的信息來源,方才是評斷茶品優劣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