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蕩毛峰茶-歷史記載
發布時間:2025-02-06 點擊:29
雁蕩山 大龍湫茶業所產的雁蕩毛峰茶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相傳晉代開山始祖諾詎那居龍湫時,一日忽遇一老翁,對諾詎那說:感謝神師恩德,使我得以安居。諾詎那問:為何感恩
雁蕩山
大龍湫茶業所產的雁蕩毛峰茶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相傳晉代開山始祖諾詎那居龍湫時,一日忽遇一老翁,對諾詎那說:“感謝神師恩德,使我得以安居。”諾詎那問:“為何感恩?”老翁說:“恩師居于龍湫,日常用水,傾于山地,勿流溪間,保全山泉潔清。為報答恩師,特賜茶樹一株,保你終生受用。”諾詎那又問:“貴人尊姓,家居何方?愿日后相見。”老翁曰:“遠在天邊近在眼前,若要相見,就在明晨。”諾詎那一覺醒來,原是一夢。第二天清晨,諾詎那走出家門,站在龍湫背上,向四周細看,但見龍湫上端,龍頭嘩嘩吐水,遠處山邊,有龍尾隱約擺搖,一瞬間,不復再見,方才大悟,老翁原是老龍化身。當他回得家來,竟見庭院之中有一株大茶樹,枝葉茂盛。此后,正如老翁所言,日采日發,終年飲之不盡。從此,雁蕩山有了茶樹繁殖。
北宋時期,科學家沈括幾次考察雁蕩,在其著作《夢溪筆談》中稱:“天下奇秀,無逾此山”。雁蕩名聲,由此顯揚天下流傳四方。雁蕩山茶葉遠在明代已被列為貢品。據明隆慶年間(公元1567~1572年)《樂清縣志》記載:“近山多有茶,唯雁山龍湫背清明采者極佳。”
雁山茶名目繁多,據朱諫的《雁山志》中也說:“浙東多茶品,而雁山者稱最,每春清明日采摘芽茶進貢,一旗一槍,而白色者曰明茶,谷雨日采者曰雨茶,此上品也。”明代馮時可把雁蕩山之茶,與觀音竹、金星草、山樂官以及香魚,共列為雁蕩山五種珍品。清代光緒年間,雁茗名聲更勝。據《甌江逸志》載:甌地茶,雁山為第一,可見雁茗在當時的地位。新中國成立后,在當地茶農的精心培育下,雁蕩毛峰品質不斷提高,1964年樂清縣農業局和溫州茶廠在雁蕩鄉能仁村(即大龍湫茶業有限公司住址)試制了一批名茶,質量好,滿披毫毛,定名為“雁蕩毛峰”。1980年省農業廳在雁蕩山召開第二屆名茶評比會,縣農技干部探索試制了幾千克茶樣,選送參評,獲得了一類優質名茶獎。1982--1983年縣農業局干部走訪老茶農,座談搜集名茶采制技術,改革雁蕩毛峰的工藝規程,形成其獨特的外形和內質,1984,1986年連續獲得省一類名茶稱號,從而取得浙江省名茶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