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發展與信息不對稱
發布時間:2025-02-04 點擊:34
普洱茶的品質標準不僅需要看,還需要品,更需要驗,但市場的無序競爭卻讓消費者只認價格了。
沒經檢測的普洱茶大量販賣沖擊了消費市場。從經濟學的角度講,由于外部的原因,此時,普洱茶市場自我調節的能力處于失靈狀態。在一些茶葉集散地,由于沒有市場準入,很多來自產地的茶農或者能找到貨源的人隨隨便便就壓餅,因為沒有什么管理運營成本,又打著大樹茶的噱頭,進一步沖擊了消費市場。
這有點類似阿克羅夫提出的檸檬市場。檸檬市場也稱次品市場,是指信息不對稱的市場,即在市場中,產品的賣方對產品的質量擁有比買方更多的信息。在極端情況下,市場會止步萎縮和不存在,這就是信息經濟學中的逆向選擇。阿克羅夫在其1970年發表的《檸檬市場:產品質量的不確定性與市場機制》中舉了一個二手車市場的案例。指出在二手車市場,顯然賣家比買家擁有更多的信息,兩者之間的信息是非對稱的。買者肯定不會相信賣者的話,即使賣家說的天花亂墜。買者惟一的辦法就是壓低價格以避免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風險損失。買者過低的價格也使得賣者不愿意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從而低質品充斥市場,高質品被逐出市場,最后導致二手車市場萎縮。
而云南現在852家qs廠家,太多了,繼續洗牌。所以現在為大益、下關這樣的企業叫好.普洱茶洗牌太慢,應該再快一些,直接給中小茶廠及家庭作坊以致命性的毀滅。這樣行業才有未來。就是因為這么茶廠背后的眾多當地政府的利益,不然普洱茶行業洗牌應該非常快,但是云南小縣城落后,茶廠是支柱企業,哪一個政府會坐視不管,放手讓行業洗牌呢。而行業形成品牌,對消費者就是壞處,個人覺得未必,就如現在的煙草行業,正常的品牌煙零售價也不貴,質量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