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正山小種紅茶制作工藝流程
發布時間:2025-02-05 點擊:35
正山小種紅茶之所以在歷史長河中保存至今,除了制茶原料(茶樹)之外就是制作工藝的經久不衰。傳統的制作工藝,步步到位,將茶葉的色香味制作發揮的淋漓盡致。
正山小種紅茶制作工藝:鮮葉——攤放——室內萎凋——揉捻——發酵——烘焙——毛茶
1、鮮葉
鮮葉采自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山茶奇蘭為原料,其采摘標準為一芽兩葉為佳。
2、攤放
桐木地區山高多雨,春季晴日少,鮮葉進廠時大多是雨水葉、露水葉,通常先攤晾在萎凋房外的樓板(萎凋板)上,待鮮葉表面上的水分完全蒸發后再移進萎凋間。
3、萎凋
將鮮葉均勻抖散在青樓竹席上,而后通過一層樓外灶燒松柴加溫,使火溫和煙霧從坑道直接進入萎凋間,坑道上蓋可活動磚塊,可移動以控制室內溫度均勻散發。萎凋以鮮葉失去光澤,葉質柔軟、梗折不斷、葉脈明顯、略有清香為適。
4、揉捻
將萎凋好后的鮮葉投放到揉捻機內,一般壓力遵循輕—重—輕原則,其間解散團塊一次。揉至茶條緊卷,茶汁擠出,手捏成團,不易松散時即可松壓下機。
5、發酵
揉捻葉裝入發酵專用竹筐,中間插一根帶孔直通竹管或在發酵堆挖一小洞以利通氣。加蓋濕布,促進發酵。其間翻動一次。發酵適度青草味消失而有茶香。
6、烘焙
將復揉或發酵葉抖散均勻薄攤于竹制水篩上,然后置水篩于青樓吊架上,每片水篩呈半重疊,呈魚鱗似排列,亦可把發酵葉攤入在二、三樓竹席上烘焙。烘焙方法與加溫萎凋相同,烘干后即可下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