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平做大做強“水仙茶”產業獲得成效
發布時間:2025-02-03 點擊:35
英德茶葉網訊:最近幾年來,漳平市南洋鎮科協把茶葉產業作為科普惠農的一項次要工作仔細抓實抓好,依照“打造綠色產業樹品牌、施行品牌戰略增效益、完成經濟效益奔小康、建設生態農業強鄉鎮”的思緒,努力做大做強茶產業,該鎮水仙茶葉總量迅速擴張,水仙茶葉質量進一步提升,2014年全鎮水仙茶葉面積達4.2萬畝,總產量2145噸,年創產值4.8億元,水仙茶已成為南洋鎮的支柱產業和特征產業。其次要措施:
一是加大基地建設規模。在省道208線一重山規劃建設梧溪的大東坪、北寮的五尖嶺、南洋的下坑片等5個千畝標準化水仙茶葉生產基地,各基地依照“頭戴帽、腳穿鞋、腰系帶”的要求規劃建設好生態茶園。
二是施行“綠色、有機、無公害”工程。漳平市水仙茶行業協會在北寮村,施行了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試驗示范項目。項目防控核心示范面積1500畝,帶動輻射周邊面積3000畝以上,以農業防治為基礎,鼎力推行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學生態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重點經過采取安裝太陽能滅蟲燈、懸掛黃色誘蟲板和“以螨治螨”,推行應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科學施肥等措施,減少作物對化學農藥的依賴,減少農藥的施用次數和施用量,使病蟲害得到有效控制。該項目的施行,對貫徹落實“綠色、生態、環保”理念,保證茶葉質量及農產質量量安全,促進南洋鎮水仙茶產業的不斷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三是注重示范帶動。采取“公司+基地+農戶”、“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營模式,以生產基地為載體,以專業戶為示范,經過走“一戶帶多戶、多戶帶全村、一村帶多村、村村有基地”的路子,帶動茶農搞特征運營,推進茶產業健康發展。
四是積極鼓勵茶葉企業、制茶能手參與各級舉行的茶王賽、鑒評會、博覽會,先后在中國博覽會、廈門“中日韓”國際文化交流會、省鑒評會等取得23個(次)金獎,進一步提升了“漳平水仙茶”的知名度和信譽度,“漳平水仙茶”遭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喜歡和認可。
五是加快茶葉加工集中區建設。經過成立漳平市水仙茶行業協會,改造晉級加工器材,推行農資購買運用登記卡制度,完善茶園病蟲害綠色生態防控技術操作規范,建立茶葉質量可追溯體系和茶園農殘監測點,規范茶葉農殘監測制度,完成了生產加工規范化、標準化、清潔化、生態化。經過舉行茶王賽、春節斗茶賽、十佳制茶能手賽以及金秋國慶旅游節和茶藝表演賽等活動,發掘弘揚南洋茶鄉文化,提升了茶葉知名度。經過政府與福建農林大學共建“生態茶園綠色防控技術生產基地”、北寮村水仙茶專業合作社黨支部與福建農林大學茶學黨支部簽署共建協議的契機,充分發揚高校人才優勢、學科優勢、專業優勢,推進產學研合作,研討開發創新產品,提升“漳平水仙茶”科技含量和檔次。
日前,漳平市南洋鎮擁有水仙茶專業合作社13家,入社社員1850戶,茶葉加工廠352家。該鎮先后取得國家級漳平水仙茶標準化示范基地、全國第二批農產品加工生產創業基地、“國家級無公害產地認證”、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等多個國字號品牌,“漳平水仙茶”已擁有集體商標、“農產品地理標志”證書、中國馳名商標、經過qs認證、福建省著名商標、福建省名牌農產品等“名片”。